-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九成
- 2025年05月06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陳士華進一步表示,展望二季度,相關政策組合效應將持續釋放,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不過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經營壓力加大,行業運行總體仍面臨較大壓力。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形勢,有效應對出口方面的負面沖擊,助力行業平穩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在政策紅利與市場競爭的雙重作用下,呈現出“高增長”與“強分化”并存的景象。
A股上市車企一季度報告顯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汽車”)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4家車企的營業收入占上市車企總收入超七成,這4家車企的歸母凈利潤占上市車企(中證行業分類25家A股上市車企,下同)歸母凈利潤總額超九成。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國家提振消費政策持續加碼,推動汽車產銷數據亮眼;另一方面,汽車行業內部洗牌加劇,頭部車企與尾部陣營的業績差距進一步拉大,而新能源汽車與智能化技術的突破則成為行業增長的核心引擎。
政策紅利釋放
消費者信心增強
今年以來,國家及地方層面密集出臺的提振汽車消費政策為行業注入強勁動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車產銷累計完成756.1萬輛和74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5%和11.2%。其中,乘用車產銷累計完成651.3萬輛和641.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6.1%和12.9%。商用車產銷累計完成104.8萬輛和105.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1%和1.8%。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產銷累計完成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0.4%和47.1%,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總體保持擴張,產需兩端加快釋放。一季度,一系列提振汽車消費政策措施得以延續并加速落地,消費市場提質向好,企業產品密集煥新,消費者信心增強,產銷呈現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今年第一季度,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車企共銷售630.2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4.4%。
行業分化加劇
頭部效應凸顯
從業績數據來看,今年一季度,按中證行業分類的25家A股上市車企實現營業收入總計5016.27億元,同比增長5.64%,實現歸母凈利潤總計161.25億元,同比增長14.30%。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分化在加速顯現,比亞迪、上汽集團、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4家車企的營業收入之和占25家上市車企總收入的76.20%,4家車企的歸母凈利潤之和更是占25家上市車企歸母凈利潤的94.77%。
其中,比亞迪取代上汽集團成為收入最多的上市車企,同時蟬聯中國最賺錢的車企。比亞迪一季度營業收入突破1700億元,占上市車企營業總收入超三分之一;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00.38%至91.55億元。昔日領頭羊上汽集團以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76.80億元,同比下降0.93%和實現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增長11.40%的業績屈居第二。賽力斯是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最快的上市車企,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成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最快的上市車企,達150.75%。
華泰證券研究所汽車行業首席研究員宋亭亭預計,第二季度在以舊換新政策和銷售旺季共振下,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
陳士華進一步表示,展望二季度,相關政策組合效應將持續釋放,有助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延續市場增長態勢。不過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企業經營壓力加大,行業運行總體仍面臨較大壓力。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戰略,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形勢,有效應對出口方面的負面沖擊,助力行業平穩增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