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點開花 “五一”文旅熱潮涌動
- 2025年05月0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美團旅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文旅市場熱度創近三年新高,呈現全面增長、多點開花的態勢,激發吃喝玩樂等服務消費持續向好。各地打造的音樂節、非遺體驗、國潮打卡等新型節慶活動,在促進假日消費方面發揮了乘數效應。
“反向旅游”大熱、“China Travel+China Shopping”火爆、音樂節人頭攢動……今年“五一”假期,國內文旅市場強勢復蘇、熱潮涌動,呈多點開花態勢。
專家表示,假期是拉動內需、激活消費潛力的重要節點,文旅熱現象折射出我國服務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小眾目的地成新寵
“在決定此次出行目的地時,我們‘反向操作’了一把,選擇了相對不那么熱門的城市。”正在日照海邊漫步的游客吳靈俐(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從上海過來,到這兒只有4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最重要的是,與青島、煙臺、威海相比,日照相對冷門,再加上目前正是海濱城市的觀賞期,所以這次旅行的體驗感不錯。”
在空間上與人流錯開,成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許多游客的選擇。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五一消費觀察》顯示,在選擇“出門旅行”的人群中,58%的消費者會選擇“避開景點擁擠的人群”。
縣城在“反向旅游”目的地選擇中頗受歡迎。在去哪兒平臺上,酒店預訂遍布1230個縣,縣城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30%。從游客的客源地看,來自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居民占比超過六成。美團旅行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縣城高星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超80%。
此外,“反向旅游”引爆“五一”鄉村游。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鄉村游預訂量同比增長近兩成,攜程度假農莊多地聯營店入住率突破90%,在鄉村采摘徒步、體驗民俗文化、親子康養等特色活動持續受消費者青睞。
“選擇小眾目的地旅游,一方面反映出當前游客的出行需求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表明游客在選擇旅行目的地時更加理性。”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韓元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小眾旅游目的地興起,各地應提高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旅游供給的品質,深入挖掘傳統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
入境游市場強勁復蘇
外籍游客“打飛的”前往成都吃火鍋、看熊貓;拖著行李箱在上海、義烏等地掃貨,開啟“中國游+購物”模式……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入境游市場迎來強勁復蘇。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入境游訂單量同比激增130%,上海、深圳、廣州、北京、成都、重慶、杭州、珠海、西安、青島等城市躋身熱門目的地榜單。支付寶平臺顯示,今年“五一”假期前三天,入境游客用支付寶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80%。
除一線城市外,境外游客體驗中國文化的需求向深度與品質進階。
攜程景點玩樂數據顯示,“當地美食體驗”玩樂品類訂單量同比增長6.8倍,成為跨境文旅消費新熱點。“除了欣賞中國的自然風光,品當地美食、體驗中國傳統文化、感受國潮元素越來越受外國人的喜愛。”韓元軍說。
此外,近期發布的境外游客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全面助推提升入境游熱度。“來滬掃貨”“老外拖著行李箱去義烏采購”等話題在社交媒體上有著不小的熱度。攜程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上海、深圳、義烏等地入境游訂單分別同比增長138%、188%、60%。
“入境消費增長潛力巨大,離境退稅有助于降低境外旅客購物成本,是吸引和擴大入境消費的重要切入點。”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表示,進一步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有利于擴大政策受益面,提升政策實施效能,推動離境退稅銷售額繼續快速增長,為提振消費注入新動力、拓展新空間。
跨業態聯動場景涌現
“文旅+”跨業態聯動的場景大量涌現,成為這個“五一”假期最鮮明的特點之一。
跟著音樂節,奔赴一座城,游玩一座城,“文旅+音樂節”釋放巨大能量。美團旅行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五一”假期期間,各地演唱會、音樂節有超百場,音樂節、演唱會周邊吃住玩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180%。
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加入“文藝演出+旅游”陣營,帶動當地酒店預訂量大幅增長。去哪兒大數據顯示,安徽滁州憑借葫蘆果音樂節,帶動當地“五一”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2.4倍;新疆伊寧蜜桃音樂嘉年華,帶動酒店預訂量同比增長1.3倍。
“據業內人士估算,1元的音樂節門票大約可帶動舉辦城市7至8元的綜合消費,包括酒店餐飲購物等,這也是音樂節為何扎堆在‘五一’期間舉行的原因。”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
美團旅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五一”假期期間,文旅市場熱度創近三年新高,呈現全面增長、多點開花的態勢,激發吃喝玩樂等服務消費持續向好。各地打造的音樂節、非遺體驗、國潮打卡等新型節慶活動,在促進假日消費方面發揮了乘數效應。
“當前,‘文旅+’跨業態聯動的場景大量涌現,優質供給不斷推陳出新,線上線下聯動持續深化,為一站式深度旅游創造更多可能,也進一步延長了文旅消費鏈條,充分點燃假日消費活力。”上述美團旅行相關負責人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