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商業銀行“各展所長” 精準施策全力護航民營企業成長
          • 2025年03月20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與全國工商聯“牽手”,強化銀企之間的溝通合作,也是多家大行支持民營企業的重點舉措之一。例如,交通銀行與全國工商聯共同開展涵蓋一套體系、十大行動、四項保障的“1+10+4”聯合行動,通過股、貸、債、租等多種形式,將各類資源投向科技創新、普惠小微、高端制造和鄉村振興等民營經濟重點領域,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

          促進民營企業壯大的政策暖風勁吹,金融機構持續加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近日,為進一步助力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六家國有大行及多家頭部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積極行動,從總行層面部署支持民營企業的行動計劃或服務方案,從工作機制提效、授信政策優化、多元產品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風險管理等多維度,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還有多家銀行與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以下簡稱“全國工商聯”)“牽手”,發揮協同聯動作用,從供需兩端發力精準施策。

          工作思路各有側重

          國有大行是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主力軍”。從各家國有大行的相關工作部署來看,其依托自身業務特色與資源稟賦優勢,支持民營企業工作思路各有側重。

          具體來看,工商銀行聚焦“工”和“商”主責主業,提出“未來3年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的目標,支持企業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助力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農業銀行以支持小微企業、做好普惠金融為抓手,增強服務民營企業質效。近日該行召開會議對2025年支持民營經濟發展重點工作作出安排,要求分類施策,提供綜合化、差異化金融服務;優化機制,提高政策資源保障能力;強化風控,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全球化綜合服務是中國銀行的特色,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表示,將做好“加減乘除”四部曲服務,增加對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金融支持,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釋放科技金融乘數效應,破除金融服務堵點痛點,進一步聚焦創新性、普惠性、專業性,以更實、更深、更精的金融服務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

          建設銀行近日發布《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5年行動方案》,提出16條具體行動措施。其中提出,發揮特色優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服務質效,推動“脫核鏈貸”創新穩健發展,為不同產業場景定制個性化服務方案。

          網點遍布城鄉、深入農村縣域的郵儲銀行將用好鄉村振興及普惠金融領域優勢信貸產品,強化民營企業經營發展助推力。

          與全國工商聯“牽手”,強化銀企之間的溝通合作,也是多家大行支持民營企業的重點舉措之一。例如,交通銀行與全國工商聯共同開展涵蓋一套體系、十大行動、四項保障的“1+10+4”聯合行動,通過股、貸、債、租等多種形式,將各類資源投向科技創新、普惠小微、高端制造和鄉村振興等民營經濟重點領域,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

          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同樣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助力。中信銀行相關負責人提到,該行通過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債券融資、并購貸款等產品,不斷暢通融資渠道,持續擴大民營企業債券投融資服務半徑。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倡議書》(以下簡稱《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高服務覆蓋率。產品創新方面,在進一步暢通民營企業股、債、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背景下,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優勢特點,做實、做深、做精不同類型和發展階段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不同類型銀行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精準服務民營企業金融需求的同時,形成差異化競爭。

          “大型商業銀行穩妥擴張相關金融業務規模,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依托資金規模、數字技術以及存量客群基礎,進一步完善授信政策、優化審批環節、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民營及小微企業對信貸資金‘短、小、頻、急’的多元化需求。中小銀行堅持服務當地定位,聚焦支農支小,完善專業化經營機制,提升治理能力,圍繞民營及小微客群開拓特色化、區域化的金融產品,如定制化信貸產品和更為彈性靈活的還貸方案?!敝袊y行研究院研究員李一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為進一步增強民營及小微企業融資的服務可得性和商業可持續性,李一帆認為,未來銀行業還可圍繞以下三個方面深耕發力,打造與民營及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服務質效。

          “首先,銀行需強化金融科技賦能,充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通過線上線下雙輪驅動,賦能業務高質量發展。在此基礎上,結合線上信用信息平臺共享和應用,及時掌握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變化,助力加快銀企對接,推動識別和篩選適合的企業客戶進行針對性信貸投放,為其提供更為匹配的信貸產品及配套服務。其次,加大首貸、續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對相關客群的信貸支持力度,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和可及性。最后,在監管允許的前提下,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對相關客戶貸款的市場化風險定價能力,使展業收益同風險更加匹配,增強融資服務的商業可持續性?!崩钜环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