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互聯網>正文內容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合升級提速
          • 2025年05月07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記者觀察到,活動開始后的兩分鐘內,訪問量急劇攀升,頁面顯示“訪問人數較多,稍等一會兒就好了”。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賣作為即時零售生態的“起點”,已成為電商巨頭博弈的初始戰場。一場圍繞即時零售賽道,以履約效率為核心的激烈“角力”在電商巨頭間拉開帷幕,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將迎來更為白熱化的競爭格局,“萬物到家”時代有望提速。

          “五一”消費旺季前夕,即時零售賽道再度成為行業焦點。

          4月30日,淘寶“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依托“餓了么”配送體系,開啟在即時零售賽道的新一輪戰略攻勢。截至5月5日20時28分,上線僅6天的“淘寶閃購”訂單量成功突破1000萬單大關。

          為進一步搶占市場份額、吸引消費者,5月6日,“淘寶閃購”推出每日免單搶購活動。

          記者觀察到,活動開始后的兩分鐘內,訪問量急劇攀升,頁面顯示“訪問人數較多,稍等一會兒就好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外賣作為即時零售生態的“起點”,已成為電商巨頭博弈的初始戰場。一場圍繞即時零售賽道,以履約效率為核心的激烈“角力”在電商巨頭間拉開帷幕,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將迎來更為白熱化的競爭格局,“萬物到家”時代有望提速。

          咖啡店、奶茶店

          迎來訂單高峰

          自“淘寶閃購”在全國范圍內全量上線以來,多地咖啡店、奶茶店迎來訂單高峰。5月2日,上線24小時內,奈雪的茶全國核心城市門店在餓了么外賣訂單單日同比增長超200%;庫迪咖啡銷量上升至咖啡類目第一,訂單較日常同比增長近10倍。廣東深圳等地,餓了么的奶茶外賣量同比增長200%。

          “選擇這個時間點下場,‘淘寶閃購’能夠省下大筆營銷費用于大規模補貼消費者。淘寶布局即時零售多年,已經推動一大批品類以及品牌投入到即時零售,同時餓了么的倉配、算法、地圖等基礎能力已經成熟。”一位接近淘寶閃購項目人員對記者表示,這是阿里巴巴做業務的風格,搶占最佳時機,集中優勢兵力協同全力押注。

          事實上,今年京東與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動作頻頻,經過多輪真金白銀的補貼投入,即時零售市場已基本完成消費者教育階段。在這一關鍵節點上,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顯著提升,對商品性價比有了更高要求。

          在此背景下,淘寶果斷整合餓了么、盒馬等業務板塊,以及淘寶天貓平臺原有的即時零售服務。同時,淘寶還在App內面向用戶開展大規模補貼活動,進一步爭奪即時零售市場份額。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阿里系(淘寶閃購、餓了么)的全面入局,即時零售市場的競爭已從單純的價格補貼轉向更深層次的價值競爭。

          在陳禮騰看來,京東以“品質外賣+零傭金+五險一金”為核心,試圖通過供應鏈能力吸引注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用戶群體。美團延續“高頻低毛利”的打法,通過閃電倉模式快速擴張前置倉網絡,覆蓋生鮮、日用品等高頻剛需品類,目標是成為用戶日常生活的“萬能入口”。“淘寶閃購”依托天貓成熟的品牌商家體系,優先接入200個核心連鎖品牌,利用阿里生態內的電商資源實現“低價+快送”體驗,目標是在服裝、3C數碼等非標品類上建立差異化優勢。三者的戰略差異反映了對用戶需求的細分:京東追求高端品質、美團聚焦高頻剛需、阿里強調品牌協同。

          用戶黏性強

          市場份額更穩定

          即時零售是以即時配送體系為基礎的高時效性到家消費業態,主要特征是“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2030年,預計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2萬億元。

          2024年11月份,商務部等7部門聯合印發了《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支持到店與到家協同發展,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即時零售(平臺下單+就近配送,門店下單+即時配送),探索“店倉一體”“預售+集采集配”等新模式。

          華西證券研報顯示,與傳統零售相比,即時零售的模式更好形成壁壘,競爭者難以復制,雖然前期需要較大的投入,以及盈利周期較長,但一旦形成規模化,將具有更好的用戶黏性,市場份額更加穩定,盈利能力也會隨著訂單量提升而越來越強。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表示,實體零售行業與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形成了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憑借數字化優勢,即時零售為連鎖零售商家的實體門店帶來了線上增量,有望在便利民生、促進消費、賦能行業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即時零售正加速推進“萬物到家”時代的進程。外賣可以看作是即時零售的起點,借助高頻外賣訂單完成用戶即時消費習慣的培育后,再逐步向3C數碼、醫藥等高附加值品類拓展。頭部電商平臺不斷加大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投入,通過優化履約效率、創新場景化服務,有望推動即時零售行業實現系統性整合、升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