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shù)據(jù)...
        1. 高端制造|生態(tài)環(huán)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y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通信|電子|商業(yè)|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xiāng)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要聞> 觀點評論>正文內容
          • 鈦制品:從“頂流”到“主流”還有多遠
          • 2025年04月24日來源:科技日報

          提要:近期,消費市場悄然興起“鈦熱”。從日常使用的鈦杯、鈦鍋,到搭載智能功能的高端鈦電飯煲,鈦制品成為部分消費者的新選擇。相關商家稱,這類產品輕量化、耐腐蝕,更有益于人體健康。那么,鈦制品真的如此完美嗎?這位新晉“頂流”會成為主流材質嗎?記者日前采訪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朱寶林。

          輕量化優(yōu)勢明顯但仍存在短板

          近期,消費市場悄然興起“鈦熱”。從日常使用的鈦杯、鈦鍋,到搭載智能功能的高端鈦電飯煲,鈦制品成為部分消費者的新選擇。相關商家稱,這類產品輕量化、耐腐蝕,更有益于人體健康。

          那么,鈦制品真的如此完美嗎?這位新晉“頂流”會成為主流材質嗎?科技日報記者日前采訪了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副教授朱寶林。

          苗條、耐腐蝕的“大力士”

          鈦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第22號元素,1791年被英國科學家格雷戈爾發(fā)現(xiàn)。它直到1948年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才嶄露頭角,如今在航空航天及生活用品領域大放異彩。

          當我們在商場拿起一個鈦杯時,第一感覺可能是“出乎意料的輕”。鈦的輕與不銹鋼的重形成鮮明對比,這是鈦走紅的原因之一。

          “鈦的密度僅為4.5克/立方厘米,約為鐵的57%,卻擁有匹敵鋼材的強度,好比苗條的‘大力士’。”朱寶林介紹,這種特性源于鈦原子特殊的排列方式以及電子結構。在金屬晶體結構中,鈦原子依靠強金屬鍵實現(xiàn)緊密有序排列,晶格結構可以有效分散應力,使鈦在保持輕盈的同時異常堅固。

          與此同時,鈦的耐腐蝕性極為出色。“這種耐腐蝕性與鈦的自鈍化特性密切相關。”朱寶林解釋,當鈦暴露在空氣中,其表面會瞬間形成一層厚度僅2納米至5納米的致密氧化鈦薄膜。這層薄膜具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即使被輕微劃傷,只要接觸氧氣就能立即再生。

          2018年日本科研機構的實驗結果顯示,鈦在海水中的腐蝕速率僅為不銹鋼的1/1000。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面對油煙、水及調味品的潛在腐蝕,普通金屬輕易便“敗下陣來”,而鈦制品卻始終光鮮。

          除此之外,鈦的惰性使其在極端酸堿環(huán)境中也能展現(xiàn)出極強的穩(wěn)定性,幾乎不會析出金屬離子。實驗結果表明,用鈦鍋烹飪pH值2.5的番茄醬4小時后,鈦溶出量低于0.0003毫克/千克,僅為不銹鋼的1/50。

          某些優(yōu)勢或被高估

          “鈦熱”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嗎?朱寶林認為,從材料屬性來看,鈦的穩(wěn)定性遠超其他材料。在這方面,鈦優(yōu)勢明顯。然而,鈦的“健康價值”可能被高估了。普通304不銹鋼在正確使用的情況下同樣安全且價格更具競爭力。此外,鈦制品的輕量化特性雖為一大亮點,但該優(yōu)勢更多體現(xiàn)在露營、徒步等特定戶外場景中,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需求相對有限。

          不僅如此,朱寶林認為現(xiàn)在商家對于鈦制品的高級感存在過度營銷之嫌。純鈦呈暗灰色,市面上色彩斑斕的鈦杯則采用了陽極氧化技術——通過控制氧化膜厚度引發(fā)光的干涉效應形成豐富色彩。而所謂的鈦合金鍋多采用Ti-6Al-4V合金材質(含6%鋁、4%釩)。這種材料雖然強度更高,但導熱系數(shù)(7.2瓦/米·度)反而低于純鈦(21.9瓦/米·度)。這意味著某些鈦合金鍋的加熱均勻性可能還不如導熱系數(shù)15—20瓦/米·度的傳統(tǒng)不銹鋼鍋。

          與此同時,鈦還存在一些短板。首先是成型加工難。鈦在高溫環(huán)境下易與模具發(fā)生化學反應,而冷加工又需要極大壓力,這使得其成型加工過程復雜且成本較高。其次是導熱性能缺陷。鈦的導熱系數(shù)僅為鋁的1/16,用鈦制品烹飪時容易出現(xiàn)冷熱島效應——局部區(qū)域溫度過高形成“熱島”,而其他區(qū)域溫度較低形成“冷島”。這種受熱不均勻會嚴重影響烹飪效果。

          “在材料科學領域,沒有永恒的王者。鈦制品雖在輕量化、耐腐蝕方面表現(xiàn)突出,但要真正成為主流消費品仍需突破多重壁壘。”朱寶林說,當前鈦制品的價格普遍是不銹鋼產品的5倍至8倍,消費門檻較高。隨著3D打印技術發(fā)展,鈦制品的成型加工難題或得到解決,但原料成本居高不下仍會限制其發(fā)展。

          目前,材料科學家培育的其他材料正在成為鈦的有力競爭者。

          鎂合金比鈦密度低60%,憑借極致的輕量化和良好導熱性成為有力競爭者,但它需要克服易腐蝕的弱點。鋯合金的生物相容性優(yōu)于鈦,且抑菌性能出色,但其資源稀缺導致價格高昂。高熵合金由多種金屬構成,具有可定制強度、耐蝕性等特性,但加工難度大。液態(tài)金屬則擁有超高強度和精密成型能力,已在高端電子產品中得到初步應用。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yè)新聞網(wǎng)對于任何包含、經(jīng)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wǎng)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wǎng)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文章刊發(fā)后30日內進行。聯(lián)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