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回調 中國平安“鳴不平”
- 2025年03月21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郭曉濤表示,平安壽險改革從2019年至今成效凸顯,壽險業績持續向好。壽險代理人隊伍規模開始企穩回升,同時產能和收入不斷地回升。目前在市場上,資產方和負債方持續聯動,尤其在低利率的環境下,負債方有改革的持續效果,投資端投資回報率全集團達到了6%,投資回報率遠遠高于負債成本。
交出2024年成績單后,3月20日午間,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舉行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2024年該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6.07億元,同比增長47.8%;營業收入11413.46億元,同比增長10.6%。不過同一天,中國平安A股和港股均出現回調,資本市場的微妙變化讓營收重返萬億規模的中國平安,平添幾分不確定。
分紅險占比將持續增加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2024年,中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新業務價值達成285.34億元,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28.8%。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用了三個關鍵詞總結壽險業績:改革成效凸顯,未來的發展基礎持續向好,壽險進入黃金發展期。
郭曉濤表示,平安壽險改革從2019年至今成效凸顯,壽險業績持續向好。壽險代理人隊伍規模開始企穩回升,同時產能和收入不斷地回升。目前在市場上,資產方和負債方持續聯動,尤其在低利率的環境下,負債方有改革的持續效果,投資端投資回報率全集團達到了6%,投資回報率遠遠高于負債成本。
談及壽險進入黃金發展期,郭曉濤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表示,整個人口結構帶來的紅利是黃金發展期的重要驅動因素,壽險已經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產品,壽險將成為中國進入老齡化、進入長壽時代的客戶的剛需,以壽險為基礎,持續奠定醫療健康養老的服務基礎。因此,中國平安對壽險行業的發展是充滿信心的。
在市場步入降息通道、資本市場波動明顯的情況下,分紅險被寄予厚望。郭曉濤在談到分紅險發展趨勢時表示:“在預定利率下降的背景下,從全行業來看,分紅險的占比將持續增加,分紅險的利潤邊際也將進一步升高。”
分紅險到底能不能夠給客戶帶來足夠的收益、給公司帶來足夠的收益?郭曉濤認為,這取決于公司的投資回報能力。同時,郭曉濤強調,從現在的投資回報業績以及整個投資組合來看,中國平安非常有信心給客戶在分紅險上帶來超越市場均值的投資回報。
股價被低估
作為金融股龍頭,中國平安的股價表現被市場持續關注。3月20日,中國平安港股股價盤中一度下跌超4個百分點。談及股價問題,管理層多次“鳴不平”。
中國平安副總經理兼擬任首席財務官(財務負責人)付欣表示:“作為管理層來說,我覺得我們股價還是被低估的,是有上升空間的。”
郭曉濤同樣表示,目前公司的股價是被低估的,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管理層對未來業績持續穩健增長有信心,短期股價波動有很多因素,相信公司的股價遲早會反映出內在價值。
支撐上市公司股價的“地基”,一個是公司業績基本面,另一個則是分紅。作為分紅“大戶”,中國平安擬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現金1.62元,全年股息每股現金2.55元,同比增長5%。基于歸母營運利潤計算的現金分紅比例為37.9%。中國平安分紅總額已連續13年保持增長。
付欣給投資者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她表示,中國平安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達到4000億元,非常具有競爭力。未來分紅政策會保持穩定,與營運利潤掛鉤,相信能夠給股東提供比較好的回報。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中國平安的高分紅策略旨在回報股東,增強股東信心,并展示公司的財務實力和盈利能力。高分紅政策不僅直接回饋股東,還在資本市場上樹立了公司穩健、可靠的形象。
科技板塊有所變動
去年以來,平安集團對科技板塊有所調整,部分科技成員子公司有變動,“科技業務”也更名變成“金融賦能業務”。按照年報,2024年“金融賦能業務”板塊的營運利潤只有2900萬元。今年初,DeepSeek爆炸式發展引發AI技術裂變,實際上,多年來金融業關于AI+的思考和探索從未停歇過。
關于AI應用,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也有表態。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表示,中國平安通過自研金融、醫養垂直領域大模型,深化行業應用、重構產業生態。需求導向開發搭建了三層大模型體系,支持語音大模型、語言大模型、視覺大模型等,場景準確率行業領先。
“科技是核心戰略的支撐底座,定位是賦能主業、創造價值。”郭曉濤表示,公司在現在以及未來的科技投入和發展過程中,會運用人工智能和科技手段進一步提高金融主業和醫療健康養老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主業創造價值。
郭曉濤進一步分析,AI創造價值是兩個方面,第一是效率,第二是智慧。效率是能夠持續讓運營、作業、服務提高效率,進一步優化成本。智慧是讓公司在經營決策的過程中,從傳統的靠經驗拍腦袋做決策,轉變為靠數據智能化做決策。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平安AI坐席服務量約18.4億次,覆蓋平安80%的客服總量;通過智能核保、智能理賠、智能續期,實現93%的壽險保單秒級核保;平安產險反欺詐智能化理賠攔截減損119.4億元,同比增長10.4%。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