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GDP增長5.4%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為何“超預期”?
          • 2025年04月17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談及是否能實現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他表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國家統計局16日發布的中國經濟一季度成績單顯示,GDP同比增長5.4%,超出市場預期,實現良好開局。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談及是否能實現今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他表示,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一季度GDP增長超預期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31875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4%,增速高于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超出市場的預期。

          盛來運評價指出:“今年一季度經濟開局良好,高質量發展向新向好,彰顯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和潛力。”

          那么,一季度GDP何以超預期增長?有哪些支撐因素?對此,專家普遍認為,這與一攬子政策發力顯效、外需保持較強韌性等因素密不可分。

          去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對穩定經濟發揮了關鍵作用。加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今年以來政策措施加力擴圍,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顯效,推動今年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此前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推進,提振內需效果進一步顯現。”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在耐用消費品換新政策擴圍加力支持下,一季度居民消費信心邊際改善,社零增速升至4.6%,較去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一季度基建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速達到5.8%,較去年全年增速加快1.4個百分點。“這些都是穩增長政策前置發力的具體體現。”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提到:“美國加征關稅擾亂全球貿易市場秩序,但貿易商加緊搶出口,使得一季度出口并未失速,凈出口繼續發揮較強支撐作用。”一季度我國按美元計出口同比增長5.8%,與去年全年增速大致持平,實現貿易順差2730億美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832億美元。

          工業生產超預期提速

          1—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從3月當月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比1-2月份加快1.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4%。當月工業三大門類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加快。其中,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制造業增長7.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5%。

          王青分析認為,3月工業生產超預期提速,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年初“兩新”政策加碼,基建投資提速,拉動國內工業品和消費品需求及生產;二是在美國掀起新一輪貿易戰背景下,3月規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7%,增速較1-2月累計增速加快1.5個百分點。

          溫彬也提到:“3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7.7%,高于1-2月的6.2%,與海關出口增速一致,主要由于企業趕在美國‘對等關稅’落地之前加快搶出口。”

          展望未來,王青認為,伴隨貿易戰沖擊較快體現,外需可能會有明顯放緩。這意味著工業生產面臨的壓力會顯著加大。不過,國內大力提振內需政策發力,會在很大程度上發揮對沖作用。

          “總體上看,我們認為接下來工業生產增速或有一個持續放緩過程,全年工業生產增速有可能會低于GDP增速,經濟增長動能將向服務業切換。”王青說。

          社零增速明顯回升

          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9%,增速較1-2月累計同比加快1.9個百分點。

          按消費類型分,3月商品零售和餐飲收入增速均有所加快。其中,商品零售當月同比增速較1-2月累計同比加快2.0個百分點至5.9%,餐飲收入當月同比則較1-2月累計同比加快1.3個百分點至5.6%。

          從商品細項來看,家電、家具、通訊器材、汽車增長加快,增速分別比1-2月加快24.2、17.8、2.4和9.9個百分點。

          整體上看,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個百分點。

          分析原因,王青認為,這主要是以消費品以舊換新為代表的促消費政策持續加力,在提振消費需求、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數據顯示,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9%,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21.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19.3%,家具類增長18.1%,僅這四項就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換新產品以外的商品零售額增速也多數較去年全年有所回升,包括糧油食品、日用品等必需品,以及服裝、化妝品、金銀珠寶等可選消費品。

          在專家看來,這主要源于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出現邊際改善。數據顯示,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義增長5.5%,實際增長5.6%,較上年全年增速分別加快0.2和0.5個百分點。

          消費者信心指數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此前透露,2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比1月高0.9個點,連續三個月回升。

          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臺

          “總的來看,一季度,隨著各項宏觀政策繼續發力顯效,國民經濟起步平穩、開局良好,延續回升向好態勢,創新引領作用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盛來運說,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有效需求增長動力不足,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需鞏固。

          展望未來,溫彬認為,隨著美國于4月初加征“對等關稅”,二季度出口可能面臨較大挑戰,擇機推出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上升。

          不過他也表示,就當下而言,決策層保持觀望態勢,并不急于出臺新政策。一方面,我國已有充分預案,來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搶轉口窗口尚未關閉,出口短期內仍有一定韌性。

          “這種情形下,政策并不急于加力,而是保持觀望、伺機而動。”溫彬表示,從政策節奏看,4月底的政治局會議將是重要觀察節點。

          王青預計,接下來擴內需會顯著加力,新一批增量政策有望出臺,核心將是大力提振國內消費,通過降息降準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以及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這些方面都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這也意味著二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會進一步提高,外部波動對整體宏觀經濟運行的沖擊可控。”王青說。(作者:張紫祎)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