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醫藥>正文內容
          • 禮來入局中國GLP-1市場
          • 2025年01月03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記者了解到,國內涉足GLP-1賽道的企業包括恒瑞醫藥、信達生物、華東醫藥等多家頭部企業。但截至目前,獲批減重適應癥的國產GLP-1僅有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和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

          本就火爆的國內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藥物市場再添一員。1月2日,禮來官宣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商品名:穆峰達)正式在中國上市,同時覆蓋兩項適應癥,包括二型糖尿病和減重。據悉,穆峰達是全球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于二型糖尿病和長期體重管理的每周一次GIP/GLP-1受體激動劑。減重版替爾泊肽在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30.18億美元,與諾和諾德GLP-1藥物司美格魯肽居全球GLP-1賽道的第一梯隊。

          隨著國內肥胖癥和糖尿病患者數量的增加,GLP-1類藥物在國內市場的需求持續增長。據方正證券估算,到2030年,國內GLP-1減肥藥市場規模有望超378.52億元。目前國產GLP-1藥物也在逐漸崛起,例如恒瑞醫藥有4款產品進入了Ⅲ期臨床;信達生物的GLP-1R/GCGR雙靶點全球首創產品瑪仕度肽已進入申請上市階段;博瑞醫藥的GLP-1/GLP受體雙重激動劑減重適應癥的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禮來的替爾泊肽是一種創新的每周一次的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且是全球目前唯一獲批用于二型糖尿病和長期體重管理的每周一次GIP/GLP-1受體激動劑。在上市之前該藥就備受關注。

          據禮來介紹,為期40周的臨床研究顯示,替爾泊肽10mg治療組的二型糖尿病患者實現了平均2.37%的血糖(HbA1c)降幅,且89%的患者實現HbA1c達標;患者體重平均降低了10.3公斤。

          2024年5月和7月,替爾泊肽獲得國家藥監局批準上市,共用商品名為穆峰達,分別適用于糖尿病患者及減重患者。2024年底,穆峰達在部分地區實現商業化上市。1月2日,禮來官宣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GIP)/胰高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替爾泊肽(商品名:穆峰達)正式在中國上市。

          穆峰達目前在中國上市了4種規格:包括2.5mg:0.5ml、5mg:0.5ml、7.5mg:0.5ml、10mg:0.5ml。

          就在本周,替爾泊肽已在美團平臺首發。據接近美團人士透露,“首發當晚3秒售罄,預約量日環比增超3倍”。

          記者向美團商家客服咨詢情況,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替爾泊肽目前需求火熱,會持續備貨保障用戶需求”。

          隨著替爾泊肽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司美格魯肽和替爾泊肽這兩大減肥藥物明星產品相繼在中國實現商業化。

          醫療戰略咨詢公司Latitude-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無論是替爾泊肽還是司美格魯肽,此類藥物的使用有著嚴格的適應癥和禁忌人群,并非所有人都能夠從中受益或者安全使用,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經過一系列專業檢查評估后規范用藥。

          北京某內分泌科醫生李興利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對于替爾泊肽、司美格魯肽或者其輔料成分有過敏史的患者,是絕對禁止使用的,使用后可能會引發諸如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等嚴重過敏反應,危及生命健康。此外,有甲狀腺髓樣癌(MTC)個人既往史或家族史,或者患有2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綜合征患者(MEN2),也不能使用這類藥物。

          在GLP-1領域,替爾泊肽和司美格魯肽在中國市場勢頭強勁,然而國產藥企也正密切關注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方正證券研報顯示,預計到2030年,國內GLP-1減肥藥市場規模有望超378.52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國內涉足GLP-1賽道的企業包括恒瑞醫藥、信達生物、華東醫藥等多家頭部企業。但截至目前,獲批減重適應癥的國產GLP-1僅有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和華東醫藥的利拉魯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