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人工智能>正文內容
          • 20支賽隊逐鹿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
          • 2025年04月15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人形機器人與人類攜手挑戰半程馬拉松,這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從想象走向現實。4月9日,在北京智慧電競中心,來自清華通班隊的人形機器人正在跑道上進行測試。據了解,為迎接4月19日將在北京亦莊舉辦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部分人形機器人賽隊已經到達北京智慧電競中心進行訓練和測試。

          人形機器人與人類攜手挑戰半程馬拉松,這充滿未來感的場景,正從想象走向現實。4月9日,在北京智慧電競中心,來自清華通班隊的人形機器人正在跑道上進行測試。據了解,為迎接4月19日將在北京亦莊舉辦的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部分人形機器人賽隊已經到達北京智慧電競中心進行訓練和測試。記者在現場獲悉,此次比賽共有20支左右人形機器人賽隊報名。為了模擬比賽路況,現場設置了長度為1000米的跑道和部分坡道,以及5個戶外充電區域,供人形機器人進行能量補給。

          北京商報

          人機同賽:路線共享賽道分離

          以“亦馬當先,智領未來”為主題的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即將開跑。據了解,此次比賽從南海子公園出發,到國家創信園結束,全程共21.0975公里。

          作為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比賽,人類與機器人將開跑?又如何保障賽事安全?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屆時,人形機器人和人類選手將在起點同時起跑,共跑同一路線,但有單獨賽道,為確保人機安全,全程采用鐵馬隔離或綠化帶隔離的方式。

          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梁靚介紹,此次比賽共有20支左右人形機器人賽隊報名。這些賽隊既有來自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也有來自企業甚至“發燒友”的。

          據悉,一個人形機器人和三個人類運動員共同組成一個賽隊,而這三個人類運動員是工程師、操控員、領跑員。因此,人形機器人的賽程賽制并不像人類跑馬拉松一樣,不僅僅是單個機器人的比拼,更是一個團隊的比賽。

          “所以我們會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看到不同型號、不同賽隊的人形機器人,以及配合它的人類一同在賽道上奔跑。”梁靚進一步說,雖然鼓勵一臺人形機器人不換電池跑完全程,但為了更好地完成比賽,會有提高速度的要求,所以在全程賽道上設置了7個補給站,供人形機器人換電。

          在北京智慧電競中心,為了模擬賽事真實情況,現場設置了長度為1000米的跑道、部分坡道以及5個戶外充電區域,供人形機器人進行能量補給。

          而談及測試場地和真正的賽道相比不同之處,梁靚表示,目前訓練場模擬了賽道的情況,但是和真實賽道還是有差距的,人形機器人到真實的比賽道路上,會有地面、天氣、大風、通信信號、和人互動等一系列挑戰。

          北京商報

          速度:峰值達每小時12千米

          人形機器人選手到底能跑多快?賽隊做了哪些準備?北京商報記者探訪訓練現場發現,各參賽隊正測試人形機器人的速度,反復記錄結果,從零部件、智能水平等方面加速迭代機器人運動能力。

          作為此次比賽的參賽者之一,“天工隊”團隊對其人形機器人在各個方面作出了針對性的調整和優化。

          “天工隊”技術負責人郭宜劼說:“目前,我們的人形機器人峰值速度達到每小時12千米,平均速度在每小時10千米?!?/p>

          據了解,針對馬拉松場景,“天工隊”在仿真環境中,不斷探索關節的力矩和轉速峰值提升人形機器人的運動速度;提高其在運動過程中對自身狀態和環境狀態的估計,增強穩定性。另外,在保證穩定性和速度上,提高擬人性,讓其跑姿更自然。

          除了在技術上,不少賽隊還從外部發力,為人形機器人穿上了“鞋”,以減小其在奔跑過程中對關節的磨損。

          “旋風小子隊”算法工程師覃幫羽介紹:“人形機器人自身腳墊比較硬,不太適合于長距離奔跑,對機器關節磨損比較大,所以我們采取了穿鞋方式。這樣不僅減少對關節的磨損,還增加了摩擦力。”

          另外,機械結構在奔跑的過程中,會涉及到螺絲松動掉落的問題,因此,有賽隊為人形機器人加了類似于銅套的小物件,或選擇會在補給點擰緊螺絲,保證其穩定性。

          產業:發展新起點

          此次人機共跑“半馬”,背后彰顯的是人形機器人產業在探索與人類、體育相結合的道路上,找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交匯點”。

          在業內看來,人機共跑“半馬”不僅是一場賽事,也是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起點。

          在實際應用方面,郭宜劼認為,人形機器人參加這次比賽可以讓大眾非常直觀地感受到現有技術的發展,也引領著技術企業提高人形機器人本體的可靠性、長距離移動的穩定性。

          “若通過這次比賽人形機器人的穩定性等問題得到解決,對以后人形機器人進行長距離巡檢或特種場景作業,最終走進家庭服務人類都是非常關鍵的節點。”郭宜劼補充道。

          梁靚認為,這次比賽不僅是展示、應用推廣的平臺,更是一個測試驗證的平臺。

          據了解,部分人形機器人在此之前并未做過這樣的長距離奔跑測試,通過比賽將不斷地迭代和創新人形機器人的水平。

          “通過比賽,人形機器人雙足的耐用性會有所突破,同時,不同的人形機器人及其產品性質將會向大家展示出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將更多地考慮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應用的場景和訴求,以應用為前提、需求為導向來發展相關產業?!绷红n如是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