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觀點評論>正文內容
          • 對待119萬份簡歷不妨多一份共情
          • 2025年04月08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近日,中核集團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因發布“1730個崗位收到119萬份簡歷”的數據引發爭議。表面上,數據體現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卻被網友質疑帶有炫耀的意味,只顧夸耀招聘業績,忽視了求職者的感受。

          近日,中核集團2025年春季校園招聘因發布“1730個崗位收到119萬份簡歷”的數據引發爭議。

          表面上,數據體現了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卻被網友質疑帶有炫耀的意味,只顧夸耀招聘業績,忽視了求職者的感受。

          中核集團能收到如此多的簡歷并不意外。一方面,國企由于工作穩定、收入有保障,越來越受到畢業生青睞有目共睹。公務員招考與國企、事業單位的招聘競爭激烈也是客觀事實。

          另一方面,中核集團2025屆校園招聘提供1730類崗位,預計錄用人數約8000人。學歷范圍放得寬,專業面向的范圍廣,適合眾多求職者,收到大量簡歷也很正常。

          之所以一份數據能夠引發輿論的風暴,要置于更大更復雜的就業背景去考慮。站在企業的角度,理性看待數據本身,也要讀懂數據之外。

          從宏觀上看,大學生就業總量與結構性挑戰持續,優質崗位競爭激烈,其中就包括國家機關、大型國企、事業單位。

          在整個就業市場,就業難與招人難幾乎共存。求職者的心態也會受到影響,對企業發布的信息格外上心,也更敏感。

          在技術、產業、經濟多個因素影響之下,青年就業也正在逐步走入新軌道。需求側,風口在變,崗位在變,不同崗位冷熱不同,吸納就業能力也各有差異。

          企業從自身發展需要出發,招聘策略方向都有調整,更加注重人才的性價比,篩選工作要求更多標準更高,難免給求職者帶來更多的壓力。

          供給側,更多人期待一份心目中的好工作可能勝過眼下“有工作”,寧可千軍萬馬競爭一個崗位不時出現,也體現了對于就業質量的重視。

          1730個崗位收到119萬份簡歷,數據代表了大型國企的吸引力,求職者對符合自身期望的崗位孜孜以求。反過來,千里挑一萬里選一,代表了崗位競爭之激烈、大浪淘沙之殘酷。

          如此便是數據背后的“一體兩面”。面對質疑,“中核招聘”微信公眾號發文回應輿論關切,“感謝每一份信任,謹記每一份責任”。文章表示,人才是第一資源,以期實現崗位需求與人才特長、意向的精準匹配。

          越是大企業,越要俯下身,多一些共情。理解求職者的心態,認真對待每份簡歷并對此負責,才是對人才最大的尊重。找到與崗位匹配的人,讓人才與企業雙向奔赴,熱度之下,還有溫度。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