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修訂《快遞暫行條例》6月施行
- 2025年04月25日來源:國際商報
提要:此次主要針對快遞包裝問題進行專項修訂,增加“快遞包裝”作為第六章,未涉及《條例》其他內容。修訂共15條,主要包含四方面內容:明確快遞業發展總體要求、完善快遞包裝治理原則、強化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協同治理機制。
《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日前公布,并將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此次對《快遞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修訂填補了快遞包裝治理領域的制度空白,為相關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快遞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在降低流通成本、支撐電子商務、服務生產生活、擴大就業渠道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國快遞業迅猛發展,2024年業務量達1750億件,已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人均接收快遞超120件,但同時也帶來包裝物大量消耗資源和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需要通過完善制度等多方面措施綜合施策、系統治理。
2018年施行、2019年修改過《條例》的個別條款,主要對快遞業發展保障、服務規范和快遞安全等事項作了規定,對快遞包裝問題僅有一條原則性規定,難以適應快遞包裝治理工作的實際需要。
此次主要針對快遞包裝問題進行專項修訂,增加“快遞包裝”作為第六章,未涉及《條例》其他內容。修訂共15條,主要包含四方面內容:明確快遞業發展總體要求、完善快遞包裝治理原則、強化快遞企業主體責任、健全協同治理機制。在總體思路上,堅持系統觀念,圍繞快遞包裝設計、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環節完善制度措施,明確了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快遞用戶等各類主體的責任,力求形成全鏈條治理合力。
值得關注的是,修訂后的《條例》強化了快遞企業的主體責任。如第三十九條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在保障快遞安全的前提下,優化快遞包裝方式和包裝結構設計,節約使用包裝物”“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使用通過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物”。第四十二條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制定并實施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第四十三條明確,“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郵政管理部門報告包裝物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況”。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建國教授認為,快遞包裝具有使用量大、涉及面廣、責任主體多、循環鏈路長的特點。修訂后的《條例》明確了有關責任主體在全鏈條各個環節上的不同責任,將逐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履責、行業自律、公眾參與”的快遞包裝綠色發展格局。
郵政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潘迪表示,近年來,國家不斷完善快遞包裝治理的法規和標準,推動快遞包裝治理不斷取得成果。2024年,中轉環節循環包裝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智能裝箱技術使包裝耗材大幅減少,248個產品通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
潘迪表示,《條例》重申了強制性國家標準是必須落實的要求,將企業是否落實快遞包裝有關強制性國家標準作為相關部門重點監督檢查的事項。近期,國家出臺《限制快遞過度包裝要求》,首次專門針對快遞過度包裝提出了強制性技術要求。該標準將于2026年7月1日實施,成為《條例》的配套標準措施,將有力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發展走向深入。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