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米低空”何以繪就“萬億藍圖”
- 2025年01月2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多個專家接受采訪表示,受政策引導、技術演進、資本助推、市場驅動等多重因素影響,2025年,低空經濟將從概念階段向執行階段推進,產業融資熱度有望超越2024年。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和新引擎,低空經濟未來的市場空間將達數萬億級別。
伴隨著螺旋槳的聲響,一架載著5公斤中藥材的無人機,從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街道騰空而起,迅速升至150米高度,沿著既定航線向貴州順豐修文澳林商貿城營業店飛去,并按時精準降落。
1月15日,貴州順豐無人機醫藥場景配送首飛儀式在修文縣舉行,這也是貴州首條“低空+物流”無人機藥物配送應用場景航線。
無人機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從物流運輸到載人出行,從旅游觀光到農業生產,從醫療救護到工業巡檢……無人機正在“千米低空”繪就“萬億藍圖”。
多個專家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表示,受政策引導、技術演進、資本助推、市場驅動等多重因素影響,2025年,低空經濟將從概念階段向執行階段推進,產業融資熱度有望超越2024年。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和新引擎,低空經濟未來的市場空間將達數萬億級別。
應用場景加速落地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預計,2025年及未來幾年,低空涵蓋的場景應用和相關聯的商業消費服務,將成為產業發展的關注焦點,也會成為低空經濟帶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體現。
在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艙內的屏幕上,有一個充滿互動儀式感的界面:乘客根據預設好的航線進行選擇,只需要手指點擊屏幕上出發地和目的地,再按下指令鍵,就可以實現原地垂直起飛。據工作人員介紹,飛行期間,屏幕上會顯示飛行的狀態、軌跡地圖和相關參數,甚至還能實現與地面“天地通話”等智能化功能……
從古時“車馬兩相間,上下數百里”到如今“天塹變通途”。八達嶺長城上,一條無人機航線與古城墻交相輝映,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美團無人機自山腳出發,只要短短數分鐘,便可躍至八達嶺南線之巔,將奶茶交到游客的手里,回程還能把產生的垃圾帶走……
近年來,以無人機和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為代表的新型低空飛行器正加速融入各行各業,成為農業效率提升、制造業升級、服務模式革新等領域的重要力量。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低空經濟政策與產業生態研究報告(2024年)》顯示,我國消費級無人機行業企業已在全球市場占據領先地位,龍頭企業競爭優勢日益凸顯,大疆常年占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份額的七成到八成。
“無人機產業已經非常成熟,競爭也非常激烈。我國無人機占全球70%市場份額,但主要是消費級產品?!敝袊涂战洕撁藞绦欣硎麻L羅軍分析,無人機產業一方面迎來了高速發展機遇期,另一方面也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大中型、功能型是無人機發展新的方向。
作為未來空中交通產業的細分領域,eVTOL是最熱門的賽道,吸引了包括一批初創型科技企業、傳統汽車和飛機廠商參與,探索更多場景下的應用落地?!癳VTOL在運營場景上是極其豐富的,應用場景很廣泛?!北讹w智航執行總裁金剛稱。
華興資本最新發布的《eVTOL專題報告》顯示,eVTOL的潛在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包括旅游觀光、應急救援、定點接駁、空中公交、私人出行、載物貨運等六大類,有望替代通航的多數場景和汽車出行的部分場景。
海通證券科技金融與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楊林認為,從應用的角度出發,物流作為一個成熟的賽道,空域的逐漸放開和eVTOL的發展有望為物流行業帶來新的活力。
談及具體應用場景,金剛表示,相較于傳統的燃油直升機,eVTOL在城際交通與文旅觀光體驗上有很大的優勢,在能源動力、各地的基礎建設、設備成本采購以及人員成本上也都有很大的優勢,在城際交通運輸、醫療救護、消防應急、山林巡視、警務安防等的場景應用上都是非常理想的運行載具。
楊林建議,在應用層面,地方政府和企業需要緊密合作,推動低空典型應用場景的落地,引領低空經濟的發展。
關于何時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羅軍認為,“低空經濟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一是空中交通指揮網絡和地面飛行服務站等基礎設施與配套服務設施缺乏;二是大型無人機、eVTOL還沒拿到適航認證。
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徐錕預計,到2026至2027年,在eVTOL公司拿到合格證之后,真正適合普通大眾的成熟型eVTOL能夠實現大規模商用。
配套技術取得突破
新能源汽車、電池、航空及無人機等產業的日漸成熟給了低空經濟發展一個較高的起點。艾瑞咨詢發布的《2025年中國飛行汽車/eVTOL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eVTOL相關技術無疑正在接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外溢,在低空經濟產業鏈更加成熟后,約80%的產業鏈分布更接近新能源汽車產業。
氫源智能聯合創始人兼CFO李政表示,2024年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低空經濟元年,在產業技術層面,在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基礎技術飛速發展的促進下,無人機相關的復雜飛控技術、抗干擾技術、固態電池技術、氫動力技術、新型航材技術等均取得有益突破。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航空器搭載的零部件在適航性、安全性、穩定性上高于汽車,但汽車產業基礎和相關技術儲備可幫助eVTOL實現早期的技術驗證,并縮短技術驗證到實際應用之間的周期。同時還可借助新能源汽車成熟的產業鏈進行開發,降低初期成本,實現快速迭代。
在技術構型方面,自2021年以來,多旋翼、復合翼、傾轉旋翼逐漸成為主流技術構型。同時,其他技術路徑比如多旋翼和涵道技術,也有一些公司陸續獲得融資,為行業帶來差異化的競爭格局。
徐錕表示,多旋翼的特點是技術更容易實現,飛行靈活,適航取證較快,但受限于航程和航速,主要應用于短途場景,例如低空旅游觀光,復合翼融合了固定翼和旋翼構型,機械結構相對簡單,運行安全性高,適航審定有優勢,速度和航程足夠滿足城內/城際交通需求。
金剛介紹,目前傾轉翼技術在航程、航速等產品性能上具有一定優勢,可以覆蓋城內/城際各類應用場景。
作為交通工具,安全性永遠是eVTOL的第一要素。金剛稱,大家更多的關注是在研發技術安全驗證上,只有把安全技術驗證做得更好才能在適航取證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最終能夠平衡安全性、技術性、商業性及政策性的技術方案會占領市場。”徐錕表示。
產業政策不斷完善
2024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設立低空經濟發展司,負責擬訂并組織實施低空經濟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有關政策建議,協調有關重大問題。
2025年1月,低空經濟發展司負責同志組織有關部委進行座談,重點就加強低空安全監管、依法依規開展建設、因地制宜推動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楊林認為:“低空經濟發展司的成立對于推動我國低空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預計今年,空域管理、航空裝備等相關的政策制度有望進一步細化?!?/p>
“目前,空域管理面臨空域資源緊張、安全監管壓力大、跨部門協作與信息共享困難,以及基礎設施和技術不足等挑戰?!敝袊P偶瘓F總裁、中國航空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姚義純表示。
“空域管理是國家空中交通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低空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只有科學規劃和管理空域,才能保障安全、高效飛行?!蹦暇┤R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副總監鮑科廣表示。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業務部無人機工作委員會主任孫衛國不久前透露,中央空管委即將在六個城市開展eVTOL試點。六個試點城市初步確定為合肥、杭州、深圳、蘇州、成都、重慶。試點文件對航線和區域都有相關規劃,其中600米以下的空域將授權部分地方政府。
隨著空域管理政策的完善,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也將加速。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均提出了具體的建設思路。
“202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的意見》,其中明確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的行業中包括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基礎設施。這意味著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節奏今年有望加速?!睏盍终f。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探索建立通感一體的低空經濟網絡設施,通過加強頂層謀劃、加強多場景應用牽引等,推動低空產業發展。
資本掘金“萬億市場”
近日,重載無人機頭部企業航景創新宣布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北京市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基金、梁溪科創產業母基金、海南和城航天產業基金、和城新航山東低空基金、首發展接力基金聯合投資,元航資本作為原有股東持續追加投資。
航景創新創始人王偉表示:“本輪融資將為公司注入強大動能,使我們能夠在技術深度、產業廣度和全球布局上全面提速?!?/p>
航景創新的融資進展是產業鏈熱度的一個縮影。2024年以來,隨著技術進步和政策完善,低空經濟產業融資如火如荼。
來覓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低空經濟賽道融資事件有56起,較上年同期增加9起。從細分賽道來看,作為低空經濟核心載體的eVTOL最受資本青睞,融資事件共20起,占比為36.8%;合計融資金額為30.8億元,占比為79%。同樣作為產業熱點的無人機賽道也廣受關注。其中,非工業無人機融資事件13起,融資金額合計1億元。工業無人機、無人機系統等細分領域也涌現出一些融資事件。
總體上看,當前低空經濟賽道融資呈現出投早投小、投資輪次前移、融資周期拉長等特征。這種融資節奏符合低空經濟所處的產業周期。
李政表示,低空經濟是典型的“熱門賽道”,但是也有隱憂。比如,有些無人機企業以融資為目的盲目設立和投產,本身卻沒有核心技術或成熟客戶支撐,面臨長期發展困境;有些地方在沒有足夠專業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大量投資低空經濟項目,容易引發風險。隨著資本市場對低空經濟的理解逐漸專業、深刻、回歸理性,低空經濟一級市場投資將會向行業頭部、頸部優勢項目集中。
羅軍表示,2025年,低空經濟的融資熱度有望超越2024年,整體趨勢和主線更加明晰。低空經濟發展將更加具象化,許多項目將從概念階段向實質執行階段推進。尤其是無人機、eVTOL以及空地一體化等關鍵領域,隨著項目的實質性推進,投資者將更直觀地識別市場潛力和投資價值。
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