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經濟如何行穩致遠
- 2024年12月19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2024年,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有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下一步,如何推動低空經濟行穩致遠?筆者認為,三項能力有待進一步鍛造。
2024年,低空經濟蓬勃發展。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達到3.5萬億元,市場潛力巨大,有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下一步,如何推動低空經濟行穩致遠?筆者認為,三項能力有待進一步鍛造。
一是筑牢安全底線。無人機非法改裝、非法飛行等存在安全風險。為了保障未來高密度、大規模的低空飛行安全有序,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已在全國多地推進,5G-A、人工智能、衛星遙感等技術正在為低空經濟保駕護航,為產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同時,低空經濟涉及大量數據,存在數據泄露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數據保護技術,建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數據泄漏和濫用。
二是加強打造應用場景的能力。產業的繁榮程度,取決于應用場景的深度與廣度。低空經濟前景廣闊,但目前各方對于空域資源的挖掘和利用尚不充分,這限制了低空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另外,低空經濟產業鏈的技術標準化程度較低,飛行器制造和運行標準不統一,也為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帶來困難,限制了下游應用場景的發展。
但可以欣喜地看到,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正日趨完善,為應用場景的進一步培育提供土壤,地方政府以及通信運營商等也在應用場景方面做了諸多有益探索。因此,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拓寬值得期待。
三是做好成本控制。當前,低空經濟產業“降成本、增效益”仍有提升潛力。
市場各方正為之努力。低空經濟產業鏈企業推動產品成本降低,低成本、高效率的飛行器聯網方案不斷涌現,高性能、低成本的低空智能聯網技術正被積極研發;此外,中國移動等企業正通過建立統一的低空基礎設施和共享機制,提升設施利用率,降低運營成本。
可以預見的是,低空經濟將深刻影響并重塑相關行業生態。期待低空經濟能夠以安全和創新為雙翼,為經濟的繁榮與發展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