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千禾味業回應醬油”鎘”及零添加爭議 被指避重就輕
          • 2025年03月2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3月21日,針對相關爭議,千禾味業發表聲明稱,產品中鎘來自原料,原料使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千禾0”系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不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業內人士指出,千禾味業該項聲明缺乏誠意,“信任的重建需要硬核證據,千禾應該公開原料檢測報告或引入第三方驗證。”

          調味品企業千禾味業日前陷入巨大爭議,旗下醬油產品檢出鎘及“千禾0”醬油不是零添加的話題再度引發關注。3月21日,針對相關爭議,千禾味業發表聲明稱,產品中鎘來自原料,原料使用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千禾0”系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不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業內人士指出,千禾味業該項聲明缺乏誠意,“信任的重建需要硬核證據,千禾應該公開原料檢測報告或引入第三方驗證。”

          2025年3月,有媒體報道向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13款宣稱零添加的醬油,包括加加、海天、千禾等多個品牌。測試結果顯示,送檢醬油中,12款檢出鎘,7款檢出總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中,檢測出0.011mg/kg的鎘,但未超出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總砷限值≤0.5mg/kg,醬油原料豆類鎘限值≤0.2mg/kg),該檢測結果引發大量關注議論,也引發了“千禾0”只是一個商標并不意味著“零添加”的質疑。

          3月21日凌晨,千禾味業發布聲明稱,公司快速啟動自查程序對公司在售產品、在庫產品及在生產產品進行檢測,同時對生產流程、生產設備、生產環境等進行了嚴格檢查。經自查,公司“千禾0”系列產品符合公司生產工藝要求,在生產中不存在違反零添加生產要求的情況,在生產過程中除生產所需的食品原料外未使用食品添加劑。公司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檢出“鎘”來源于原料,公司使用的原料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根據千禾味業聲明,媒體報道的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配料為水、非轉基因黃豆、小麥及食用鹽,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針對產品中檢出微量“鎘”,公司解釋稱,鎘作為天然存在于水、土壤及農產品中的元素,系由原料帶入。

          關于“千禾0”與零添加關系,千禾味業表示,“千禾0”是公司的注冊商標,按商標法規定在核準的商品上使用。“千禾0”是公司零添加產品的重要標識,“千禾0”系列產品是零添加產品,有嚴格的生產要求,在生產過程中嚴禁使用食品添加劑。該系列產品不存在蹭熱點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為。

          這項聲明并沒有將千禾從危機中解救出來。福州公孫策公關合伙人詹軍豪指出,千禾味業發布的聲明暴露了其公關策略的嚴重失誤。首先,聲明中的“偽道歉”避重就輕。開篇便將責任歸咎于公眾的“誤解”,對核心問題——鎘元素來源、零添加定義的模糊性——缺乏直面回應,被輿論批評為“錯不在我,在你多心”。其次,聲明過度依賴法理邏輯。反復強調原料符合國標、商標合法,卻忽視了消費者對“零添加”的情感期待。公眾追求的不僅僅是“合規的醬油”,更是“值得信賴的健康承諾”。最后,聲明中表示“自查合格”和“邀請參觀工廠”,但自查缺乏公信力,工廠參觀也被質疑為“公關表演”。“信任的重建需要硬核證據,如公開原料檢測報告或引入第三方驗證”,詹軍豪指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調味品產品很難做到絕對的“零添加”,國家現在對于零添加產品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也在嚴抓監管,但不是所有產品都完全具備“零添加”的條件,“消費者現在健康意識很高,但缺乏健康知識,很容易被所謂的零添加營銷收智商稅。另外,零添加產品也不是意味著最好、最科學、最營養和最安全的,還是要看整體配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相對于食品添加劑,不合理的飲食結構與習慣對健康的危害更大”,朱丹蓬表示,“千禾的回應應該往品質提升以及加強供應鏈方向,而不是甩鍋給土壤等外界因素”。

          千禾味業長期以零添加劑作為賣點,在2022年海天味業添加劑雙標門事件后,千禾味業產品受市場熱捧,業績創歷史新高。不過隨著各大頭部企業均推出“零添加”產品,加之“零添加”概念被指模糊不明屢屢引起消費者質疑,千禾味業陷入業績下滑困境。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營業收入22.88億元,同比下降1.9%;歸母凈利潤3.52億元,同比下降9.2%。分產品來看,千禾味業最主要的兩大產品醬油和食醋均下滑,前三季度醬油產品收入減少2.44%,食醋收入減少10.41%。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