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鄉村振興>正文內容
          • 特色產業“遍地開花” 鄉村振興“枝繁葉茂”
          • 2025年04月24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近年來,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東杜爾基鎮開足馬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處處呈現著追“新”逐“質”、全速向前的火熱激情。在這一片富饒之地,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稻香漁歌”產業園拔地而起、一座座農業大棚布滿村莊,一個個產業“新秀”活力迸發。

          近年來,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東杜爾基鎮開足馬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處處呈現著追“新”逐“質”、全速向前的火熱激情。在這一片富饒之地,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稻香漁歌”產業園拔地而起、一座座農業大棚布滿村莊,一個個產業“新秀”活力迸發。

          “這里有吃的、有玩的,住宿還是湖景房,周末來放松兩天,很是愜意。”家住突泉縣的張先生說。東杜爾基鎮以明星湖旅游景區為依托,圍繞“生態+融合+共享”的發展理念,讓旅游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帶領群眾走出了一條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逐步形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產業發展格局。

          “我負責景區衛生,每月能掙3000元左右。”明星村村民王金龍說。明星湖旅游景區,為周邊村民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同時,推出庭院水稻認領,拓展庭院發展民宿、飯店、轟趴館等產業,將“小庭院”做成致富“大文章”,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實現“讓村民在景區里生活、在景區里就業、在景區里致富”的美好愿景。

          “今年第一年嘗試,種了7畝地,目前赤松茸已采了1萬多斤,賣了將近5萬塊錢,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在和平村赤松茸種植基地,村民肇永娟一邊裝箱一邊說道。東杜爾基鎮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林”優勢、做足“林”文章,通過“政府主導+農戶參與”的模式,在和平村和光明村打造林下赤松茸試點,帶領群眾探索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收的致富新路徑。

          近年來,東泉村憑借大棚香瓜這一特色產業,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華麗轉身。“我利用自家的前后院空地,建起了4棟冷棚,種的是反季節香瓜。從栽苗到成熟期是55天左右,每畝產量在3000斤左右,香瓜結束后再種蔬菜,兩茬經濟每年能有五六萬元收入。”產業致富帶頭人高亮亮介紹。

          在東杜爾基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東泉村采取冷棚+露天及庭院多元化種植方式,著力發展香瓜種植產業,遍地皆是大棚,沿線都是香瓜售賣點已成為東泉村的特色,東泉香瓜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金疙瘩。

          特色產業在東杜爾基鎮“遍地開花”,“水岸小鎮杜爾基”已成為突泉縣對外宣傳的一張靚麗名片。“下一步,我們將同步推進產業發展與美麗鄉村建設,實現‘風景’變‘錢景’、‘顏值’變‘產值’,帶領全鎮群眾搭上增收致富的快車道。”東杜爾基鎮黨委書記杜長春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