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能源化工>正文內容
          • 鈣鈦礦光伏電池產業化提速 多家A股公司已深度布局
          • 2025年03月11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光伏行業將以TOPCon技術為主導,HJT和BC技術作為輔助。在此基礎上,通過與鈣鈦礦電池的疊層技術,有望進一步提升光伏電池的效率、生命周期和競爭力。

          我國鈣鈦礦光伏電池科研領域傳來喜訊。近日,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清潔能源材料與器件團隊在《科學》(Science)發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據悉,該研究發現了鈣鈦礦光伏不穩定性的關鍵機制——光機械誘導分解效應,提出石墨烯-聚合物機械增強鈣鈦礦材料的新方法。業界普遍認為,該研究成果將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產業化應用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發展前景廣闊

          相較于晶硅電池,鈣鈦礦光伏電池具有轉化效率高、成本低、輕量化等優勢,是極具應用前景的新型光伏技術,但器件的不穩定性是限制其產業化的首要挑戰。為提升鈣鈦礦材料穩定性,業內此前嘗試過設計控制材料表面分子結構等多種方法,但仍難滿足實際應用需求。

          據了解,華東理工大學科研團隊制備的太陽能電池在模擬日常使用的強光高溫環境下,持續工作3670小時(約153天)后,仍能保持97%的發電效率。

          在業內人士看來,鈣鈦礦電池被業內視作下一代光伏技術,此次技術突破顯著提升了其在光照、高溫等條件下的穩定性,為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多位代表委員特別關注鈣鈦礦產業。

          “我們正站在光伏產業第三次技術革命的起點。”全國人大代表、金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晶集團”)董事長王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鈣鈦礦電池的柔性化、弱光發電特性使其可廣泛應用于建筑一體化(BIPV)、分布式光伏等領域,將鈣鈦礦光伏產業鏈納入國家和省級“十五五”規劃,是鞏固我國在全球綠色能源產業主導權的關鍵舉措。

          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光伏行業將以TOPCon技術為主導,HJT和BC技術作為輔助。在此基礎上,通過與鈣鈦礦電池的疊層技術,有望進一步提升光伏電池的效率、生命周期和競爭力。

          穩定性有待提升

          出于對鈣鈦礦光伏電池前景的看好,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對鈣鈦礦光伏相關產業鏈進行了布局。

          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就在2023年投資成立了中核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光電”),專注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和制造業務。目前,公司大尺寸鈣鈦礦剛性、柔性產品技術指標位居行業領先水平,并已正式推出商業級產品。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方”)于2023年11月份宣布啟動鈣鈦礦光伏項目,并于2024年成立全資孫公司合肥京東方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鈣鈦礦光伏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

          王剛告訴記者,TCO導電膜玻璃是鈣鈦礦電池的核心輔料,約占鈣鈦礦電池總成本的34%。金晶集團經過近二十年的研發投入,實現了從設備制造到產品設計、量產的全鏈條自主可控,攻克了大尺寸鍍膜均勻性、高導電性高遷移率、高透光率與低電阻值難以兼得等技術瓶頸。

          資料顯示,2023年,金晶集團第三條TCO玻璃生產線投產,年產能突破4500萬平方米,使我國鈣鈦礦核心材料國產化率提升至95%以上,并成功配套國內外鈣鈦礦光伏頭部企業。

          除此之外,包括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企業也已積極布局鈣鈦礦電池的研發和生產。

          “從當前的研究進展來看,鈣鈦礦光伏電池有可能成為未來光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鈣鈦礦電池量產還面臨穩定性、大面積制備、循環壽命、工藝一致性、成本等挑戰,需要進一步加強研發和產業化。”北京奧優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建議業內加強基礎研究,提高鈣鈦礦光伏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并推進工藝優化和規模化生產,降低成本。

          在高紀凡看來,鈣鈦礦電池的穩定性問題仍是當前的關鍵挑戰,天合光能正通過光伏科學與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與全球高校合作,推動新一代光伏技術的基礎性研究、前沿性研究和專題研究。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