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金融保險>正文內容
          • 深陷專戶余波 新華基金20歲路難走
          • 2025年01月14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因旗下專戶產品出現問題的影響還在延續。近日,記者關注到,新華基金于近日新增兩則恢復執行信息,被執行金額合計超2億元。據了解,相關情況系新華基金專戶產品的遺留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新華基金首次成為被執行人。在此之前,新華基金就有多次被執行的記錄。

          因旗下專戶產品出現問題的影響還在延續。近日,北京商報記者關注到,新華基金于近日新增兩則恢復執行信息,被執行金額合計超2億元。據了解,相關情況系新華基金專戶產品的遺留問題。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新華基金首次成為被執行人。在此之前,新華基金就有多次被執行的記錄。成立于2004年的新華基金,在近幾年頻繁遭遇股東變動、高管更迭、績優基金經理“出走”、管理規模下滑等情況。對此,新華基金回應記者表示,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隊體系和后備人才隊伍。后續將持續塑造投研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實現穩健發展。

          公司回應:對歷史存量專戶產品財產的執行

          近日新增的被執行信息再次指向新華基金專戶違規問題。天眼查信息顯示,1月9日,新華基金新增兩則恢復執行信息,被執行金額分別為1.57億元、4479.23萬元,合計達2.01億元,執行法院為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針對這一情況,新華基金在1月13日回應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恢復執行案件信息涉及對公司歷史存量專戶產品財產的執行,仲裁委裁決以產品財產為限承擔責任,公司僅代表產品參加仲裁、訴訟程序,不承擔任何責任。此前因產品執行分配另有其他法律程序,法院終結了執行程序,現因其他法律程序終結,且產品新取得的財產宜一并進入執行分配,因此法院恢復執行。案件與公司財產無關,公司無需承擔還款責任。

          回顧此前,新華基金因專戶產品涉及欺詐客戶責任糾紛,被湖北蘄春農村商業銀行告上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據悉,該案件涉及精功集團委托新華基金設立專戶資管計劃眾富1號,主導旗下一只債券發行,但精功債券后續違約造成大量損失。另外,由于專戶產品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時等問題,新華基金也曾被相關部門采取行政監管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新華基金因專戶產品首次成為被執行人。此前媒體報道顯示,在此之前,新華基金就有多次被強制執行的記錄,均與過往專戶產品的遺留問題有關。2023年,新華基金分別被北京金融法院、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金額為11.77億元、1.18億元。此前,新華基金還于2022年、2021年合計被執行4次。不過,相關被執行金額并未披露。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表示,專戶產品產生的問題反映出相關機構的專業性水平、合規性能力有待提升,相關情況或會影響投資者對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產品的信任,甚至產生信任危機。

          股權、高管變動不斷

          成立于2004年12月的新華基金,距今已有20年的發展歷程。但近年來,新華基金的發展卻較為曲折。

          據了解,新華基金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一家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前身為新世紀基金,在2009年9月更名為新華基金。自2015年起至今,新華基金迎來了實控人的多次變更。2015年7月,新華基金大股東變更為恒泰證券。2019年6月,天風證券完成對恒泰證券的收購,并成為新華基金實控人。2023年1月,中國證監會核準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融投資”)成為恒泰證券主要股東,核準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恒泰證券、新華基金的實際控制人。

          2024年12月20日,中國證監會核準華融投資成為新華基金的主要股東,并依法受讓新華基金6592.52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30.3104%)。同年12月30日,新華基金公告稱,同意股東恒泰證券和華融投資以現金出資方式向公司注資合計8億元。增資事項完成后,新華基金的注冊資本由2.18億元增加至6.28億元。

          注冊資本增加后,新華基金的股權結構變更為:恒泰證券持有52.99%股權,華融投資、杭州永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市江北區國資則分別持有43.18%、2.1%、1.73%股權。

          在股權變更的同時,新華基金的高管也在持續更迭,近六年董事長已變更5人。2019年4月,新華基金原董事長陳重離任,張宗友于2019年4月—2021年4月期間擔任公司董事長。2021年4月,翟晨曦成為新華基金新任“掌門人”,隨后在2023年2月離任。直至2023年6月,于春玲成為新華基金董事長,并在2024年12月因個人原因離任。隨后,現任恒泰證券黨委副書記、總裁的銀國宏新任新華基金董事長。

          在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看來,無論是公司股權還是高管,過于頻繁的變更會影響公司經營的穩定性。但優化股東結構后,也可以為公司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從長期來看,股東變更可以為新華基金的發展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

          “名將”頻出走

          在經歷股權變動的同時,新華基金的管理規模在此前達到峰值后也波動下滑。公開數據顯示,新華基金的全部管理規模在2022年二季度末達到峰值868.37億元后不漲反跌。新華基金官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全部管理規模為520.53億元。

          管理規模下降的背后,是部分存續基金規模告急。1月8日,新華基金公告,截至1月7日日終,新華行業龍頭主題股票已連續4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根據基金合同,若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終止《基金合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

          業績方面,數據顯示,截至1月12日,新華基金旗下可取得近一年數據的29只主動權益類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中,有12只產品近一年業績告負,占比為41.38%。其中,表現最好的為新華鑫科技3個月滾動持有靈活配置混合A,收益率達19.69%,跑贏二級分類下同類平均收益率15.22個百分點。而表現最差的為新華戰略新興產業靈活配置混合,近一年收益率為-20.93%,跑輸同類平均25.4個百分點。

          各種窘境的另一邊,新華基金也難留住績優人才,旗下基金經理頻繁“出走”。例如,曾在東方基金任職的知名基金經理蔣茜于2024年2月任新華基金副總經理,并在同年7月起成為新華基金旗下3只產品的“舵手”,但“啟航”僅4個月,即2024年11月,蔣茜就宣布卸任旗下在管產品,并于同年12月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副總經理且無轉任其他崗位說明。

          再向前追溯,新華基金還在近五年內流失了崔建波等部分績優基金經理。數據顯示,當前新華基金旗下共有13名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為2年左右。“人才持續流失或與公司激勵機制、晉升空間、公司企業文化等多重因素有關,建議相關機構通過提升薪酬待遇、給予股權期權以及拓寬晉升通道來留住人才。”郭施亮建議道。

          新華基金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金經理流動屬于行業常規現象,新華基金始終堅持投資者利益至上,已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梯隊體系和后備人才隊伍,隨著公司的發展前進,人員的相關流動屬于合理范疇。新華基金已成為金融街集團實控的國資公募基金,將繼續秉持對投資者負責、對股東負責、對合作伙伴負責的態度,在國資股東的強力支持下,圍繞堅持“長期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塑造投研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實現穩健發展。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