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互聯網>正文內容
          • 直播電商為發展注入“云動力”
          • 2024年12月29日來源:經濟日報

          提要:首屆直播電商大賽也搭建了供應商、品牌方與直播機構對接的橋梁。60多家本土企業為賽事直播帶貨提供了產品保障工作,也為建立西藏直播選品庫打下了良好基礎。“大賽的舉辦,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林芝市巴宜區搭末拉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述超說。

          趁著直播間促銷,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居民索朗央吉在西藏本土某護膚品品牌直播間下單了2000余元的高原護膚品。

          “第二天就收到了,產品與直播間展示的一致。”索朗央吉說,時效、質量、折扣這些因素促使她喜歡上了在直播間購物。

          拉薩消費者孫悅也愛在直播間購物。她最愛購買的是藏雞蛋。“和其他購買渠道相比,直播間的藏雞蛋更新鮮,價格也實惠。”孫悅說,她已經在直播間買藏雞蛋一年多了,每次都很滿意。如今,她在直播間購買西藏本土產品的范圍擴大到了辣椒、土豆等。

          近年來,融合了社交、娛樂、互動和觀感體驗等諸多屬性的直播電商在高原快速興起。西藏自治區商務廳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西藏全區參與直播的農產品實現網上零售額1.95億元。

          順應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越來越多的高原商家開通了直播。今年12月初,拉薩蛋糕品牌“雪林卓雅”開通了直播銷售渠道。首場直播僅2個小時,銷售額就相當于平時一天的水平。品牌創始人鄭娜娜直呼,沒想到直播銷售的潛力如此大。未來,將在選品、活動方面下功夫,做好直播,滿足更多消費者需求。

          西藏民族大學教授、財經學院院長陳愛東認為,直播電商信息溝通快、交易方式活和交貨時效高等特點,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使生產者有了更多、更好展銷自己優質產品的機會,打破了高原地域廣、產品分散的限制,促進了高原內部市場的流通,加速了西藏產品走出高原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走向全國乃至世界。這也是電商興農,賦能西藏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路徑。

          為激發全區電商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今年11月至12月,西藏舉辦了首屆直播電商大賽。大賽啟動以來24天的初賽賽程內,來自西藏近60個縣區的162名主播直播帶貨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帶動了冬蟲夏草、肉干肉脯、靈芝產品等西藏農特產品走上“云平臺”,充分展示了直播電商在促進消費、推動“藏品出藏”等方面的巨大潛力。

          在決賽的2個小時直播中,拉薩德麗瑟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德吉卓瑪和她的助播團隊實現銷售額達55萬元,獲得“最美藏品推薦官”金獎。今年31歲的德吉卓瑪已創業11年,起初,公司主要依靠傳統銷售渠道。5年前,公司進入直播電商賽道,每年直播營業額達四五千萬元。

          “通過直播,我們與消費者可以更直接有效互動,這促使我們不斷圍繞消費者需求推出新的產品、提升產品品質。”德吉卓瑪說,直播架起了企業和消費者溝通的橋梁,能夠更直接反饋產品效果和消費者的新需求,促進了企業和品牌的成長。未來,他們將依托直播電商,開拓更大市場,讓產品更好走出高原。

          直播電商主播們用鏡頭展示優選藏品的獨特魅力,不僅打造了西藏電商新名片,也展現了西藏電商產業的巨大潛力。西藏自治區商務廳副廳長果凱介紹,在直播電商帶動下,2024年前三季度,西藏全區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實現138.0億元,同比增長91.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的20.6%,為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云動力”。

          果凱表示,下一步西藏將推動出臺直播電商示范基地、直播達人認定管理辦法,全力培育扶持直播電商示范基地、直播達人,完善西藏直播企業庫、直播人才庫、直播帶貨選品庫,融合搭建直播企業、達人與供應鏈對接平臺,打造直播電商發展良好生態,實現“以賽聚才、以賽興業、以賽促用”。

          首屆直播電商大賽也搭建了供應商、品牌方與直播機構對接的橋梁。60多家本土企業為賽事直播帶貨提供了產品保障工作,也為建立西藏直播選品庫打下了良好基礎。“大賽的舉辦,為企業提供了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林芝市巴宜區搭末拉工貿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述超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