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今日頭條>正文內容
          • 2024年中國經濟觀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 2024年12月09日來源:人民日報

          提要:從“池塘洼地”變成“創新之城”。成立30年,蘇州工業園區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五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不到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2000家、納米技術企業超1300家、人工智能企業約1800家。前三季度,園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七成。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積極主動應對問題和挑戰,用實實在在的高質量發展成效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p>

          關鍵時期,關鍵一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沉著應對,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擴大國內需求、優化經濟結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有充足信心實現今年經濟增長目標,繼續發揮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作用?!?/p>

          攻堅克難穩大盤

          回顧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求進”是總基調,“攻堅克難”是關鍵詞。

          “穩”的基礎更加鞏固。

          看增長,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速5.3%、二季度4.7%、三季度4.6%,增速雖有所起伏,但保持在預期目標附近,且每季度創造的經濟增量逐步擴大。

          看就業,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9萬人,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經濟持續增長、就業形勢穩定、物價溫和上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主要指標運行平穩。

          “好”的因素正在累積。

          預期指標持續回暖。10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0.1%,自今年5月以來首次回升到擴張區間;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為連續6個月回落之后首次回升。

          市場表現日趨活躍。年快遞業務量突破1500億件,年鐵路旅客發送量突破40億人次,鐵路貨運量持續上漲,集裝箱吞吐量位于歷史高位,流動中國充滿生機活力。

          回首來路,今年中國經濟答卷來之不易。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持續顯效,助力經濟筑底企穩、持續向好。

          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推動經濟回升向好——

          金融支持,激發企業活力?!矮@得810萬元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成本低、用處大,我們可以踏踏實實搞研發?!焙暇鄹叻肿硬牧峡萍?廣東)有限公司負責人雷彩紅說。

          政策撬動,推進項目落地。6月1日,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供水運營?!绊椖靠偼顿Y超350億元,很好撬動社會投資,保障工程順利完工?!睆V東粵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萬玲說。

          新增專項債發行達3.9萬億元;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形成化債“組合拳”;9月27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實施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釋放巨大市場潛力——

          效能更優。福建漳州市,三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借助設備更新政策,引進冷軋硅鋼深加工項目,實現綠色轉型,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萬噸。

          銷量大漲?!跋匆聶C原價999元,享受15%的以舊換新補貼,真劃算。”江西鷹潭市民熊敏說。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今年“雙11”,519個家電家居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200%。

          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在“兩重”“兩新”政策推動下,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投資關鍵作用有效發揮。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8%,前10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

          打出政策“組合拳”,有力防范化解風險——

          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加大住房交易環節契稅優惠力度……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接續落地,10月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在連續多月下降后首次增長,樓市出現積極變化。

          創新驅動強韌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從“池塘洼地”變成“創新之城”。成立30年,蘇州工業園區崛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大健康等五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不到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2000家、納米技術企業超1300家、人工智能企業約1800家。前三季度,園區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1%,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七成。

          一域蝶變,全局縮影。今年以來,新質生產力在神州大地蓬勃發展,不斷塑造著發展新優勢。前10月,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9.3%,發明專利授權量為88.9萬件;10月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

          向高攀升,攻克技術瓶頸,筑牢發展根基。

          點火!11月25日,我國自主研發的F級15兆瓦重型燃氣輪機在四川德陽市一次性點火成功,標志我國重型燃氣輪機實現小型化新突破。

          首套25兆瓦級風電主軸承下線,C919大型客機實現三大航司同時運營,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國重器頻頻上新。

          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達1.10萬億元,同比增長3.9%;截至10月底,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66萬件……研發投入增加,創新成果涌現,產業升級邁出堅實步伐。2024年,我國在全球的創新力排名躍升至第十一位,是擁有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最多的國家。

          向新而行,培育新興產業,開拓發展空間。

          數融百業,網聯萬物。浙江嘉興,不少醫院迎來了機器人“醫生”,依托海量病歷數據,人工智能模型可為患者形成個性化健康評估結果。

          累計建成5G基站414.1萬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超過1.5萬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加快布局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生物制造等新產業新賽道,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動能不斷集聚。

          向綠轉型,節能降碳減排,擦亮發展底色。

          福建廈門,遠海碼頭,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由中遠海運運營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雙燃料新型汽車船迎來首航。今年以來,液化天然氣、甲醇動力等船舶訂單快速增長,我國承接全球70%以上的綠色船舶訂單。

          風電、核電、光伏發電等生產消費保持較快增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等綠色產業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綠色低碳轉型扎實推進。

          技術“上新”,產業“煥新”,新質生產力成勢處,高質量發展動力足。

          改革開放添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越深入,對開放的水平要求就越高;開放水平越高,對改革的促進作用就越大”。

          11月1日,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正式施行,制造業領域“清零”;11月14日,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1000萬輛正式達成;11月27日,大眾汽車集團宣布,將上汽大眾的合資合營期延長為55年(至2040年)……今天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最活躍的產業中心。

          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改革,汽車業成為觀察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扇重要窗口。

          今年7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對經濟體制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部署。

          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好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重點領域改革蹄疾步穩——

          “從項目立項到投入使用,只用了不到半年。”眼下,河北秦皇島市星箭特種玻璃有限公司正在為新廠房投用做最后準備,公司總經理盧奕霖很高興。秦皇島經開區創新推出“系統集成審批”模式,多部門聯動審批,多事項并行辦理,讓企業辦事更高效。

          從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到施行《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印發《關于完善市場準入制度的意見》……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國民經濟循環更加暢通,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持續激發。

          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擴大——

          12月2日,武田制藥用于治療短腸綜合征的創新藥物——替度格魯肽,在上海開出首張處方。

          從進博會展品到落地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再到正式獲批全國上市,創新藥物的中國之旅,見證堅定自信的開放腳步。

          在北京等4地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制度型開放穩步擴大;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與多個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相繼舉辦進博會、鏈博會、數博會,開展2024“投資中國”系列活動,國際合作持續深化……前10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5.2%,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6893家、同比增長11.8%,開放型經濟跨上新臺階。

          “隨著各項政策特別是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地見效,10月以來,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偟目矗袊洕厣蚝?、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對此充滿信心?!眹野l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李超表示。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干字當頭、眾志成城,扎實推動經濟穩定向上、結構不斷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