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對等關稅”沖擊 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 2025年04月08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稱,對我國經濟增長而言,關稅屬于標準的外生沖擊,經濟增速可能階段性低于潛在水平,需要逆周期政策加以對沖,降息的必要性大大提升。此外,降息或偏低的利率有利于穩定資產價格,增加財產性收入,緩解居民信用收縮,刺激消費。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沖擊,4月7日,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股開盤,三大股指大跌。截至當日收盤,歐洲股市主要股指均下跌逾4%,日經225指數跌7.83%,韓國綜合指數跌5.58%,澳洲標普200指數跌3.89%。香港股市和A股也未能幸免,恒生指數跌13.22%,上證指數收跌7.34%,深證成指收跌9.66%,創業板指收跌12.5%。
A股 滬指失守3100點關口 農業、稀土板塊表現相對強勢
清明假期,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球股市經歷了巨幅震蕩。4月7日,A股三大股指低開低走,尾盤在中央匯金公司等機構積極開展穩市操作的消息帶動下,三大股指跌幅有所收窄。
截至收盤,滬指下跌7.34%,失守3100點關口,報3096.58點;深證成指下跌9.66%,報9364.50點;創業板指下跌12.50%,報1807.21點。成交量方面,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為1.59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4502億元。
盤面上,消費電子、機器人、AI應用、算力、跨境電商、鋰電池等題材股大幅回調,農業板塊逆勢走強,稀土永磁板塊局部異動。
昨日,農業股逆勢走強,北交所個股秋樂種業收獲30%幅度漲停,神農種業、敦煌種業、美農生物等漲停。
國信證券分析表示,從美國進口占國內消費較大的品種依次為:高粱、大豆、棉花、牛肉和玉米;其他品種如豬肉、雞肉、小麥、乳制品占比均不大。對美“對等關稅”反制,國內飼料糧預計迎來漲價。
太平洋證券認為,短中期看,加征關稅或導致農產品進口減少,尤其是自美進口較多的大豆、玉米等品種,從而推動相關農產品價格上漲。建議關注糧價上漲預期下的主題投資機會。
稀土永磁板塊局部異動,截至收盤,銀河磁體漲超6%,九菱科技、天和磁材、中國稀土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4月4日,商務部會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對釤、釓、鋱、鏑、镥、鈧、釔等7類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天風證券認為,由于中重稀土本身的稀缺性和應用的高端性,對其出口管制將進一步夯實我國稀土產業鏈地位。當前正處稀土板塊基本面和情緒面共振時間點,稀土價格中樞提升,而權益端未充分反映,可重視板塊的投資機會。
面對“對等關稅”帶來的沖擊,中國資本市場后續影響幾何?投資主線如何把握?券商觀點認為,雖然短期波動不可避免,但中國資產的相對表現仍有韌性。從歷史經驗看,中國資本市場在多次外部沖擊中均表現出逐漸“脫敏”特征,同時政策工具箱的持續發力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支撐。
“本次加征關稅雖難免對中國經濟帶來挑戰,但相比2018年或者相比過去3年,中國股票市場具備較多有利條件,包括地緣敘事和科技敘事的變化,以及中國資產本身的估值優勢,還有宏觀政策發力的空間。”中金公司研究部國內策略首席分析師李求索說。
李求索認為,中國資產短期相比全球股市具備韌性,中期機會大于風險,若政策應對得當,市場風險溢價有望繼續好轉,“中國資產重估”仍在進行時。
“對于權益市場定價來說,應重視但不用過度擔憂其影響。”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表示。
從行業視角看,東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剛表示,從我國對美直接出口依賴度(行業對美國出口占對全球出口比重)及規模比重(行業出口金額占對美出口金額比重)兩個維度審視,美國關稅政策對電子、輕工、紡服、醫藥、家電、美護、通信、電力設備等行業影響較大,公用事業、煤炭、軍工等內需主導板塊防御屬性凸顯。
期市 顯著分化 交易所提示加強風險防范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近期劇烈波動。4月7日,國內期貨市場開盤后顯著分化,與全球宏觀經濟景氣度密切相關的工業金屬、能源化工品種遭遇大面積下跌,原油、滬銅等主力合約跌停,而大豆、菜粕等農產品表現相對強勢,貴金屬則延續日內大幅波動。
昨日盤后,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稱,近期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市場波動較大,請各有關單位做好風險防范工作,理性投資,共同維護市場平穩運行。期貨公司人士表示,當前市場處于“黑天鵝+灰犀?!憋L險共振期,投資者須以防守為主,做好倉位控制。
昨日,多個工業金屬、能源化工品種遭遇跌停。其中,在清明假期外盤原油期貨跌超10%的影響下,上海原油主力合約全天走出“一字跌?!?,跌幅為7%。其他原油系品種也紛紛下挫,燃油、瀝青、對二甲苯、PTA、乙二醇等主力合約均收盤跌停。
申銀萬國期貨分析認為,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引發的全球貿易紛爭,一方面會限制各國的產品出口,降低貿易流通效率,進而減少原油需求;另一方面加征關稅會導致通脹的發生,從而限制降息等刺激經濟手段的應用,進而抑制全球經濟復蘇前景。
工業金屬品種昨日也明顯下挫,滬銅主力合約開盤即跌停,盤中一度打開跌?;厣?,但午后仍然回封跌停,跌幅為7%。此外,滬錫主力合約昨日跌超8%,滬鎳跌超7%,滬鋁、氧化鋁、滬鋅、滬鉛均下跌超3%。
昨日,在多數大宗商品價格下挫的背景下,以大豆系、菜粕為代表的部分農產品逆勢走強。截至收盤,豆粕、黃大豆一號、雞蛋主力合約均漲超1%,菜粕、生豬、玉米合約均飄紅。
大豆系方面,近期中美大豆期貨價格分歧顯著,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大豆主力合約連續回撤,4月2日至7日累計跌約7%;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黃大豆一號(對標國產非轉基因大豆)主力合約自4月以來則累計上漲超3%。
中金公司大宗商品團隊分析認為,本次中美關稅政策再度調整對大豆基本面影響或較為有限,但利多情緒催化下,“美盤大豆跌、內盤豆粕漲”的分化走勢將再度上演。
菜粕方面,國信期貨首席分析師顧馮達表示,加拿大作為中國菜粕主要供應國(占比73.5%),貿易紛爭或導致進口量縮量。疊加水產旺季臨近,菜粕替代豆粕的需求上升,可能進一步推升菜粕價格。
期貨市場實行保證金交易模式,在近期部分品種偏極端的價格波動下,資金風險需要重點警惕。昨日盤后,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發布通知稱:近期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市場波動較大,請各有關單位做好風險防范工作,理性投資,共同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經理程小勇表示,展望后市,中國經濟存在韌性,市場也在逐步消化美國加征關稅帶來的沖擊。但是由于關稅落地前后,各國的反制措施和博弈還會發生,未來一段時間,期貨市場高波動的風險不會很快消失,交易者需要繼續提高風控意識,切勿盲目過度投機。
4月7日開盤后,多家期貨公司密集關注投資者資金風險。例如,廣州金控期貨研究、結算和風控部門協同判斷和測算各大品種的風險,動態調整高風險名單,及時通知客戶減倉或平倉,對于風險警報暫時解除的客戶也保持關注,切實做好各個環節的風控措施。
債市 “情緒+邏輯+資金”三重共振 強勢表現或延續
在避險情緒升溫與政策預期共振的推動下,債券市場迎來強勢反彈,收益率大幅下行,基本收復一季度以來的調整。
多家機構預計,隨著政策儲備逐步釋放、流動性環境持續寬裕,債市將延續強勢表現,長久期策略有望繼續占優。
在全球避險情緒升溫的背景下,債券市場全面走強,主要期限利率品種收益率顯著回落,基本收復一季度以來的全部上行幅度,市場風險偏好階段性回落,避險資金加速流入債券市場。
4月7日,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8.25個基點報1.6325%,3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下行8.5個基點報1.83%,30年期國債期貨日內漲2.12元報120.8元,逼近前高。
近幾個交易日,債券市場收益率走勢實現由震蕩徘徊向明顯下行的快速轉變。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表示,驅動此次行情反轉的核心動力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季初資金面顯著寬松;二是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加劇外部不確定性,進一步強化了我國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市場情緒迅速修復,推動利率債收益率大幅回落。
清明假期,地緣政治走向及風險資產表現均對債市構成明確支撐。業內人士預計,債市做多情緒將進一步強化。華創證券投顧部認為,在風險偏好系統性回落的背景下,避險資金有望持續流入債券市場,形成情緒、邏輯與增量資金三重共振效應。
除了股票市場,能源、金屬等部分大宗商品期貨亦出現明顯調整,部分品種逼近跌停,市場擁擠交易跡象加劇,或將進一步推動債券價格加速上行。
在內外部不確定性交織、政策轉向信號頻現的背景下,市場對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預期持續升溫。多家機構認為,當前國內具備較為充足的政策儲備,貨幣政策有望在財政加力的配合下繼續釋放流動性紅利,債券市場或將邁入高位盤整階段,長久期策略料將持續占優。
華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總量研究負責人、固收首席張繼強稱,對我國經濟增長而言,關稅屬于標準的外生沖擊,經濟增速可能階段性低于潛在水平,需要逆周期政策加以對沖,降息的必要性大大提升。此外,降息或偏低的利率有利于穩定資產價格,增加財產性收入,緩解居民信用收縮,刺激消費。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