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企業績分化 168家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增
- 2024年11月06日來源:中國經濟網
提要:A股上市藥企三季報業績整體平穩,細分領域呈分化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發稿,493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中491家已披露2024年三季報,其中,168家企業前三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正增長。
A股上市藥企三季報業績整體平穩,細分領域呈分化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發稿,493家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中491家已披露2024年三季報,其中,168家企業前三季度營收、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正增長。從子行業凈利潤變化看,化學制藥實現兩位數同比增幅,生物制品、醫療服務則表現欠佳。
細分領域分化明顯
今年以來,醫藥工業收入增速整體承壓。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醫藥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8447.0億元,同比增長0.2%;實現利潤總額2543.9億元,同比下降0.4%。另據國家統計局10月中旬發布的數據,1至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3.1%,低于整體增速。不過從9月份的數據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3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11.0%。
在這一行業背景下,上市藥企三季報業績保持平穩,整體盈利水平有所下滑。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醫藥生物行業營業收入合計為18383.92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8477.39億元基本持平;扣非凈利潤合計為1334.1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400.69億元減少4.75%。
值得注意的是,行業內結構分化較為明顯,原料藥、醫療耗材等細分領域業績保持高增長,疫苗、醫療研發外包等領域則凈利下滑明顯。
收入端,根據申萬二級行業分類,醫藥生物行業六個子行業中,化學制藥、醫藥商業、醫療器械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分別為3900.17億元、7679.97億元和1755.9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2%、1.43%和1.13%,中藥、醫療服務則分別同比減少3.19%、4.82%,生物制品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000.0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98.37億元減少16.55%。從細分領域看,醫療耗材、線下藥店等同比增幅均超過7%,化學制劑、原料藥、其他生物制品等超過3%。
利潤端,化學制藥行業前三季度扣非凈利潤達364.3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9.80億元增長超四成,行業內已披露三季報的156家上市公司中119家實現盈利,盈利面超過四分之三。其他五個子行業扣非凈利潤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醫療服務、生物制品降幅達兩位數,分別同比下降29.72%和31.17%。記者注意到,生物制品行業業績不佳主要受到疫苗企業影響,Wind數據顯示,疫苗行業前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超三成,扣非凈利潤同比減少超五成,行業內14家上市公司中10家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雙下滑。醫療服務行業的業績則主要受到醫療研發外包企業拖累,該領域內30家上市公司中,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的僅8家。
37家企業歸母凈利潤超10億元
公司層面,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超百億元的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有33家,上海醫藥以2096.29億元保持行業首位,九州通為1134.29億元,重藥控股、白云山、國藥一致均超500億元。歸母凈利潤超百億元的上市藥企有一家,邁瑞醫療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6.37億元,此外,藥明康德、恒瑞醫藥等37家企業歸母凈利潤超10億元。
與此同時,有96家藥企前三季度為虧損狀態,虧損額居前的多為采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未盈利藥企,不過多家企業虧損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收窄,如君實生物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9.27億元,去年同期為-14.07億元;迪哲醫藥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5.58億元,去年同期為-8.29億元。
業績分化的同時,化藥、中藥、藥械等行業馬太效應更加凸顯,在醫藥工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頭部藥企業績更為穩健,行業集中度上升。
中藥行業,2024年三季度,白云山、云南白藥、華潤三九、同仁堂、太極集團五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分別為590.60億元、299.15億元、197.40億元、138.20億元和104.39億元,合計為1329.69億元,占72家中藥行業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和的49%,上年同期這一占比為47%。
化學制藥行業,Wind數據顯示,排名前五位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占化藥板塊營收總和的30.39%,上年同期這一占比為28.61%。其中,恒瑞醫藥今年前三季度營收在整個板塊中占比為5.18%,高于去年同期的4.35%;扣非凈利潤為46.16億元,占整個板塊扣非凈利潤總額的12.62%,高于上年同期的33.60億元和12.03%的占比。
醫療器械行業,排名前五位的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總額占整個藥械板塊營收總和的32.09%,上年同期這一占比為31.38%。邁瑞醫療今年前三季度營收達294.85億元,在板塊中占比達16.60%。
“出海”助推業績增長
近幾年,越來越多藥企更為積極地探索海外市場,“出海”已成為不少企業業績增長的助推器,而一些海外業務體量依然較小的企業則表示看好未來海外業務高增。
例如北陸藥業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0億元,同比增長12.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521.87萬元,同比增加275.59%。談及凈利潤相關指標相較上期增加的原因時,該公司提到,其海外市場業務進展順利。
10月31日接受機構調研時,北陸藥業進一步透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市場業務進展順利,海外營收持續增長。在對比劑產品海外注冊步伐加快的同時,海昌藥業的碘類原料藥持續拓展海外市場,滄州分公司生產釓類原料藥也逐步實現了國際化。目前,公司產品已銷往26個國家,另有30個國家或地區新增注冊中。此外,公司對比劑生產線已順利通過巴西國家衛生監督局的GMP認證,為公司對比劑產品成功進入巴西市場創造了條件,對公司進一步拓展巴西市場和其他國際市場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同日,錦好醫療也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公司海外布局以自有品牌為主。截至目前,海外線上平臺銷量穩步上升,今年公司以自有品牌進入沃爾瑪,合作規模穩步提升。未來在美國市場,公司將會全力推進自有品牌發展;在歐洲市場,公司已取得歐盟MDR認證,后續將會加大對歐洲市場的開拓;在日本市場,公司通過了MDSAP認證,與客戶合作推動MAH認證,公司的產品將會進入更多渠道銷售。
“公司三季度電生理國內增速為5%,國際增速為118%,但國際市場體量較小,因此增速不具備參考價值。”惠泰醫療日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國際營銷以自主品牌的銷售為核心,通過完善全套產品解決方案和臨床服務,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影響力,從而擴大在目標市場的覆蓋率及提升已入院產品的占有率。預計在2025年,海外業務基本上會保持較高增長。該公司還提到,計劃在重點國家和市場籌建子公司或辦事處,比如泰國、巴西、俄羅斯等,進行員工本地化,充分了解本地市場,與當地渠道充分合作,更好地推廣產品和品牌。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