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健康>正文內容
          • 夏日消費“熱力四射”:生態底色繪就旅游新畫卷
          • 2024年07月11日來源:人民網

          提要: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各地在以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強國建設過程當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或者當地的美好生活方式,構建旅游發展新動能。

          “咔嚓!”快門聲響起,在內蒙古烏梁素海,來自江西的游客易女士仔細端詳剛剛拍到的照片,喜笑顏開,“時值盛夏,帶著家人來欣賞美景,張張都是大片。”

          乘坐游輪欣賞湖光山色,身臨其境與鳥兒互動……隨著烏梁素海生態環境的好轉,這顆“塞外明珠”也變得熱鬧起來。

          做著帆船旅游生意的“漁二代”曹建山,出生于烏梁素海岸邊,他見證了這片“海”變化的全過程。“靠著發展旅游業,收入是過去的十幾倍。”

          這是一個生動縮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漫步深圳灣紅樹林公園,看白鷺翩躚起舞;走進吉林長白山,綠野尋幽,感受夏日生機;流連于西藏納木錯湖,看風光無限……以生態底色添旅游特色,生態旅游成為越來越多游客暑期假日游好去處。

          廣東、吉林、西藏等地風景區頻頻“出圈”,不少珍奇鳥類品種現身,吸引游客觀賞記錄。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公園,學生們觀察記錄鳥類的生息情況。人們在保護生態、親近自然的過程中,不斷提升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賞“鳥中熊貓”藍冠噪鹛覓食、嬉戲;在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林間云上感受沁爽涼意;在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武隆天生三橋,聽噴泉叮咚……生態游成為各地發展的特色名片。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建設生態保護點,既保護生態環境,也帶火生態旅游。

          3月12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2023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生態旅游游客量達25.31億人次。

          生態旅游的興起,對運營管理生態旅游區提出更高要求。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委)消息,2024年7月起,《國家級生態旅游區運營管理規范》等國家標準正式實施,完善生態旅游區在資源、環境、產品、服務、設施、功能與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幫助生態旅游區提升運營管理規范化水平,促進我國生態旅游健康持續發展。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各地在以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強國建設過程當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地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或者當地的美好生活方式,構建旅游發展新動能。

          生態旅游正在煥發新活力。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生態徒步、綠色民宿、野生動植物保護體驗等新旅游模式興起,讓游客在親近自然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美麗中國的生態之美、和諧之美。生態旅游日益火爆,不僅彰顯了人們對自然美景的無限向往,更成為美麗中國建設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張蘇婧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