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多方合力施策 共促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 2025年01月10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支持。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葛志昊表示,財政部門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指導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對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供給,重點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多部門相關負責人1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養老服務改革發展的意見》是對加強養老服務作出的系統性制度設計,也是緊抓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重要窗口期,推動解決“老有所養”重大民生問題的基礎制度安排。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表示,民政部將充分發揮全國老齡辦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的職能作用,推動《意見》貫徹落實,納入到相關部門任務計劃和工作重點中。同時,推動將《意見》的貫徹落實納入地方各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協力抓好貫徹實施。

          加大資金投入

          唐承沛表示,健全覆蓋城鄉的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是加快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服務體系的關鍵改革舉措,有利于推動城鄉養老服務均等化,加強縣域養老服務資源統籌,促進服務資源向基層下沉,與常住老年人口相匹配,讓絕大多數老年人都能在熟悉的環境中安養晚年。

          他介紹,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網絡,總的要求是在縣(區)范圍內,建設以縣級平臺為龍頭,鄉鎮(街道)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為樞紐,村(社區)服務設施站點為節點,構建上下貫通、有效銜接、合理分工的三級服務網絡,實現縣(區)范圍內養老服務資源科學配置、有序流動和廣泛覆蓋,使各級養老服務設施連點成線、聚線成網、可感可及,讓老年人能夠就近就便享受到有質量的養老服務。

          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公共財政的支持。財政部社會保障司負責人葛志昊表示,財政部門將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指導各地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大對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擴大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養老服務供給,重點保障好特困老年人、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特殊老年群體的基本養老服務需求。

          葛志昊表示,將繼續抓好縣域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等試點工作,鼓勵地方加大推進力度,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力爭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城鄉養老服務發展模式。

          釋放消費潛力

          《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釋放養老消費潛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劉明介紹,銀發經濟前景廣闊。從需求變化看,老年人群體規模不斷上升釋放大量老年產品和服務需求,隨著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升級,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從消費趨勢看,老年人與年輕人消費邊界不斷融合,消費觀念、消費結構愈發重合,更加注重個性化和悅己消費,成為消費多元化發展的關鍵群體。從產業發展看,銀發經濟促使各產業為老年人創新、創造更多的服務產品,涉及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為老年人服務注入了新的動力。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深挖和培育銀發經濟消費潛力,從做好服務上做文章,推動銀發經濟提質擴容。”劉明表示,一是做強主體,支持各類企業積極參與,加快培育一批銀發經濟龍頭企業,推動銀發經濟逐漸向多元業態發展。二是做優產品,引導經營主體匹配細分市場,健全產品服務的標準規范,提高產品服務品質和適老化水平。三是做大規模,促進養老與醫療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等產業融合,讓老年人在醫療、出行、娛樂等方面更加方便,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溫馨的服務。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