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深度閱讀>正文內容
          • 臨近年終 有企業設置與崗位無關項測試員工忠誠度
          • 2023年12月21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強化工會的作用,通過公司內部的集體力量,為企業管理行為增加制約力量。”范圍表示,應加強監察執法以及仲裁、訴訟的違法矯正,為企業的管理行為劃定紅線。

          閱讀提示

          一些企業設置與工作無關的考查項目、“自愿”活動,考查員工的積極性,忠誠度、情商、毅力甚至業余時間是否自律等。部分考查、考驗方式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專家建議要為企業管理行為劃定紅線。

          “早上6點開早會,晚上11點開晚會,說是‘自愿’,實際上是強制加班,是‘服從性測試’?!弊罱?,來自江蘇南京的趙曉卿告訴記者,她因前公司的“奇葩加班要求”選擇離職。當趙曉卿在社交平臺分享這一工作經歷時,發現一些公司的考查形式更為奇葩,“還有人剛入職就被問戀愛情況,說是能測試員工情商高不高。”

          趙曉卿的遭遇并非個例。臨近年終,《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用人單位在考查員工時設置了一些與崗位無關的內容與項目,如要求員工“自愿”加班、假扮獵頭“釣魚執法”、統計從業者運動數據等,引發關注。

          企業“測試”項目花樣多

          “晚上下班了我們也不敢回家,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通知開晚會。”談起前公司的“自愿”加班要求,趙曉卿有些無奈。

          在她和很多同事看來,當時開會討論的內容“無關緊要”,“有時候讓大家干等,有時候搞突然襲擊,我們被迫‘自愿’,老板來不來要看心情”。

          以是否“自愿”加班測試積極性與工作態度,成為一些企業考查員工的常用方式。今年11月,來自山東濟寧的吳先生稱其“被迫加班”,其新入職公司的領導強制員工加班至晚上10點,吳先生請假后被以曠工為由要求自愿離職。面對質疑,涉事公司負責人回應稱,該要求并非強制加班,而是對新員工入職態度進行培訓考查。

          不只是積極性,忠誠度、情商、毅力甚至業余時間是否自律,都成為一些用人單位考查員工的“名頭”。與之對應的考查方式,既有假扮獵頭“釣魚執法”,也有打探員工婚育情況,或者設置讀書打卡任務、微信步數目標考驗員工毅力與自律程度。

          “找我的獵頭,竟然是我們公司老板的熟人。”北京某互聯網企業的員工楊奕在采訪中表示,自己跳槽失敗后沒拿到公司的年終獎,多方打探后才知道獵頭本就是公司設下的陷阱,此舉只是為了掌握員工動向、測試員工忠誠度。

          員工的業余動態也成為部分公司考查員工的指標。“經理讓我們每周交好幾千字的讀書筆記,還會看微信步數有多少?!眮碜院幽相嵵莸拇蘩蚋嬖V記者,自己所在的教育培訓機構以上述方式評估員工自律性,“如果任務不達標,領導第二天可能就會找我談話?!?/p>

          員工維權面臨取證難題

          考查情商、測試態度、考驗忠誠……這些奇葩考查項目為何頻頻出現?是否合法?員工的維權難點是什么?

          “勞資之間處于不平衡的地位,使得一些用人單位濫用優勢地位,進而給勞動者設置奇葩考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范圍分析,“此外,企業管理的合規程度不夠,導致實踐中無法掌握管理的邊界,濫用管理權限?!?/p>

          “企業的違法成本較低,也可能導致各種奇葩考查、考驗頻頻出現?!边|寧大學法學院教授王素芬說。

          “一些企業的心里預設是員工都會偷懶、都是人力資本,而非真正將員工看作人力資源。”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孟泉認為,從手段上來說,奇葩考查背后還隱藏了企業企圖規避勞動法律風險、監督員工績效等目的。

          那么,諸如此類的奇葩考查是否違法?

          “部分考查、考驗方式違反了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違反了有關勞動基準方面的規定。”王素芬表示,如一些加班要求事實上形成了對勞動者軟性的“強制加班”,涉嫌侵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權。

          “誰會‘自愿’加班呢?可是不去的話,就會被認為態度差、不忠心?!壁w曉卿告訴記者,考慮到在公司的長遠發展和維權難度,自己和很多同事不得不忍氣吞聲,“不然,刁難、‘穿小鞋’都可能發生,還擔心領導在考核評價時打低分,最后丟了飯碗。”

          對于此類考查方式中的維權難點,范圍表示,“企業奇葩考查總體比較隱蔽,通常采取口頭等方式提出,難以搜集證據”。

          孟泉認為,企業中不同的員工,對于這類管理方式的接受度和包容度也會存在差異,這為取證維權增加了一定難度。

          “這類情形下對勞動者權利的侵害,往往呈現為言語表達的主觀性與侵權行為的瞬時性?!蓖跛胤医忉?,部分“職場PUA”的方式主要表現為企業領導或老板通過辱罵、恐嚇、制造焦慮情緒等各種方式打擊員工自信心,侵權行為的瞬時性與非重復性也可能導致勞動者無法取證。

          為企業管理行為劃定紅線

          “用奇葩方式考查員工,實際是本末倒置?!焙幽夏晨萍脊締T工張卓告訴記者,根據自己多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經驗,企業應遵循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邏輯,開展激勵和監督?!澳切┐蛑栽浮焯枏娦虚_展的所謂考查,對企業形象、人才發展、公司競爭力都會造成風險,最終導致‘兩敗俱傷’?!彼f。

          王素芬建議,各方可以合力建設舉報人保護機制,確保員工工作權和隱私權得到保障。對于勞動者遭到企業報復性解雇的情況,在明確因舉報而被解雇是不當解雇之后,應規定其可以選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經濟賠償兩種救濟方式。

          “強化工會的作用,通過公司內部的集體力量,為企業管理行為增加制約力量?!狈秶硎?,應加強監察執法以及仲裁、訴訟的違法矯正,為企業的管理行為劃定紅線。

          “考查員工績效和能力的基本前提是企業有明確的考核制度,并且考核制度也要符合勞動法律的基本要求,不能出現違法條款?!泵先赋?,從監督的角度來看,企業要在管理中實施量化管理的方式,在每一個管理的節點都要留痕,以預防出現因缺乏證據而導致的“無據管理”問題。(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