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星爾克、匹克、金萊克為啥都有個“克”?
- 2021年07月26日來源:新浪財經
提要:鴻星爾克的董事長吳榮照估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企業多年的口號“To be No. 1”竟然是在7月23日凌晨從睡夢中被叫起來實現的。在品牌宣布要給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物資之后,網友們也紛紛評論:“大方得讓人心疼”,這個虧損多年,一度傳聞“自身難保”的鴻星爾克,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鴻星爾克的董事長吳榮照估計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企業多年的口號“To be No. 1”竟然是在7月23日凌晨從睡夢中被叫起來實現的。在品牌宣布要給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物資之后,網友們也紛紛評論:“大方得讓人心疼”,這個虧損多年,一度傳聞“自身難保”的鴻星爾克,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關于網友們關心的捐贈最新進展,鴻星爾克也在早上三點通過微博表示,他們向鄭州慈善總會捐贈的3000萬物資、壹基金2000萬物資正在緊羅密鼓地運輸及發放中!關于大家在直播間的打賞,后續也將把網友的“心意”全部捐給更有需要的地方。
說起 “鴻星爾克、匹克、金萊克”等本土運動品牌,大家會發現,有很多“克”字輩,因為他們都被稱為“耐克學徒”——80年代開始給耐克、阿迪這樣的國際大牌貼牌代工起家。后來,為了尋找出路,他們便推出了一個個洋氣十足的自主品牌,其中自然也包括鴻星爾克。這些晉江運動品牌,硬是在2006年德國“世界杯”期間通過買下1/4時段的廣告,把體育頻道買成了“晉江頻道”。
為什么后來鴻星爾克就“低調”了呢?2008年北京奧運會,本來以為能借著李寧點火的奧運東風大賣,各大本土運動品牌都備了充足的庫存等待市場爆發。但因為同質化嚴重、供過于求,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讓很多本土運動品牌企業在庫存危機中掙扎,到了2016年里約奧運會前后才恢復了部分元氣。不過,鴻星爾克卻進一步掉了隊。有媒體報道在本該舉行奧運會的去年,鴻星爾克營收不到李寧的四分之一,不到安踏的十分之一,甚至只有361°的一半。
其次,因迅速擴張,鴻星爾克的數千家門店也帶來了巨大虧損。同時,財務問題讓很早就在新加坡上市的鴻星爾克停牌十年至今,再加上2015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近半生產設施。這讓吳榮照最難的時候手上的現金流還不夠支撐一個禮拜。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鴻星爾克在營銷戰略比較搖擺不定。
不過,2020年,鴻星爾克發布了品牌營銷戰略強調“做強縣級,做優地級”,并拿出5億元補貼支持經銷商,這種踏實地向下發力也同樣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如果有利潤空間又有品質保證的話,再加上中國的市場足夠縱深,估計后面的網友們笑稱的“野性消費”也不會少。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