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食品飲品>正文內容
          • 白酒企業謀創新 推動品牌國際化各顯其能
          • 2024年11月26日來源:證券日報

          提要:王新國在大會上強調,當前白酒行業正處于前期高速增長后的“消化期”、面對新環境的“適應期”以及面向新空間的“開拓期”。他提出,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行業現狀,酒企才能精準施策,有序消化渠道庫存,靈活適應消費群體、市場結構和渠道形態的變化,積極開拓新群體、新區域、新品類、新場景,從而找到未來增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11月22日至11月24日,“傳承經典 創新無界”AIIC2024酒業創新與投資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海南海口舉辦。面對調整周期,大會圍繞酒業“傳承與創新”,針對行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度剖析。

          酒業長期向好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在大會上強調,當前白酒行業正處于前期高速增長后的“消化期”、面對新環境的“適應期”以及面向新空間的“開拓期”。他提出,只有深刻認識到這一行業現狀,酒企才能精準施策,有序消化渠道庫存,靈活適應消費群體、市場結構和渠道形態的變化,積極開拓新群體、新區域、新品類、新場景,從而找到未來增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2024年以來,中國國民經濟保持著穩中有進的態勢,消費市場展現出積極向上的活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均保持穩定增長。其中,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達到6206元,增長7.1%,占人均消費支出比重為30.1%;今年前三季度,國內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產量為298.0萬千升,同比增長2.3%,呈穩健小幅增長態勢。

          王新國進一步提出,酒類消費作為民生消費中的重要一環,其傳統文化符號的價值屬性不會改變,酒業長期向好的趨勢同樣不會改變。他表示,白酒行業已經歷了三個跨越式發展階段,當前正由傳承與創新的“雙核驅動”開啟第四次跨越發展,這是酒業成功穿越本輪調整周期的關鍵所在。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酒類企業必須求新求變,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路徑。

          談及酒類創新,王新國建議,在白酒行業已形成完善、穩定的傳統技藝生產和保護體系的基礎上,企業應繼續堅守傳統工藝,同時增強科技創新,以提升白酒品質。他強調,要充分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提高流通效率,推動白酒市場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

          據了解,茅臺集團憑借其“獨特的產區優勢、科學的釀造工藝以及基酒的多樣性和產品的穩定性”,在白酒行業中獨樹一幟。為了守正創新,茅臺不斷提升水質檢測技術,建立“地空天”一體化監測網絡,確保釀造環境的穩定與微生物生長的最優條件。

          五糧液同樣在窖泥微生物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這些成就建立在數十年的技術積累與傳承之上。而國臺酒業通過全面實現數字化、創建智能釀造生產及標準體系、采用科學方法替代感官評價、構建智能釀造數字化管理體系等舉措,推動傳統釀造向智能釀造轉型,力求酒品質量恒定。

          珍酒李渡集團董事長、華致酒行董事長吳向東認為,美食升級會帶動白酒發展,應該重視對美食+美酒的研究。通過推動中華美食的升級,創造更多需求,推動白酒產業發展。

          郎酒股份副總經理陳建偉表示,從一個釀酒工廠到一座世界級酒莊,耗資200億元、歷時16年打造的郎酒莊園是郎酒最大的創新。

          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頭部白酒企業加大創新能夠在提升產品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響應消費升級、提升品牌形象、促進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帶來好處,有助于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培育世界級品牌

          在存量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尋求新市場的新增量已成為酒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出海”已成為一道必答題。

          “國際化則是當前局勢下白酒品牌發展的必然趨勢。”東高科技投研學院副院長劉飛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下,國內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白酒“出海”也有望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量。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院長趙萍談及白酒“出海”時表示,中國酒業“出海”恰逢其時,品牌“出海”是尋求增長點的必然趨勢。

          2023年中國白酒行業實現了總產量629萬千升,銷售收入達到7563億元,出口量和出口額分別占到了0.24%和0.74%。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酒類出口量同比增長7.45%,出口額同比增長8.91%。

          《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中國酒業在產業結構方面要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培育世界頂級品牌。頭部酒企如五糧液、茅臺等已經開始組團“出海”,推動中國名優白酒集體走向國際市場。

          今年五糧液繼續開展“和美全球行”系列活動,先后走進意大利、奧地利、法國等國家。茅臺的國際化進程也明顯加快,先后走進瑞士、意大利、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進行市場調研、開展品牌活動。珍酒李渡也在海外市場舉辦高端品鑒會,產品進入十多家米其林餐廳和多家五星級酒店。

          但隨著中國白酒“出海”聲浪漸高,白酒企業們在國際化道路上遇到的挑戰也不少。那么,未來中國白酒應該如何突圍?趙萍建議,酒企要制定差異化市場策略、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講好中國白酒文化故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