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小帆委員:加強教育信息化更好促進教育現代化
- 2024年03月06日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提要:汪小帆認為,或許以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伙伴”,不斷交互、一起成長。在這一過程中,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會越來越重要。“對學習者而言,要學會學習,不僅包括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合作,也包括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協同。需要注意的是,正確的價值觀要在其中發揮作用,讓科技向善真正得到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的辦公室里,放著一本《走進人工智能》。長期關注并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的他,經常被問到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參加論壇,主持人會問我,怎么看待ChatGPT;臺下還是高中生的孩子也在關心,人工智能來了,我們該怎么學習。”對此,汪小帆用8個字概括自己的觀點:開放心態,理智對待。
汪小帆以自己喜歡的圍棋舉例:8年前,人類頂尖棋手在與AlphaGo的對決中一次次敗下陣來,徹底打破了傳統認知。但同時帶來的,是此后人類棋手競技水平的極大進步——人工智能成為訓練的輔助,幫助棋手不斷跳出原有框架去落子、布局。
在汪小帆看來,教育同樣如此。正確地運用技術變革為教育教學賦能,將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我讀博士的時候,寫論文要去圖書館一本一本翻期刊,一天下來也不一定能翻到幾篇對我有用的。現在的學生呢?應用搜索引擎,真正提高了效率。”
效率的提升有前提。“該學的基礎知識還是要學。難道因為有計算器了,小學生就可以不學基礎加減法,不用背九九乘法表嗎?自己頭腦里沒有知識儲備,無法進行知識的整合,怎么會迸發出創新的想法?”
講到此處,汪小帆笑言:若再年輕二三十歲,自己就去創業——開發依托人工智能的新教材,記錄學生在哪道題停留時間長,對書里的哪段內容反復看……經過數據分析,教材使用的種種痕跡被反饋給教師,教師能針對性地為每個學生制定教學計劃——“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有了大規模實現的可能。
汪小帆認為,或許以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工智能伙伴”,不斷交互、一起成長。在這一過程中,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會越來越重要。“對學習者而言,要學會學習,不僅包括學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合作,也包括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協同。需要注意的是,正確的價值觀要在其中發揮作用,讓科技向善真正得到落實。”
美好愿景要在實干中實現。“加強與改進教育信息化,更好促進教育現代化”“以大規模線上教學為契機,助推高等教育變革”“規范有序推進AIGC技術賦能高等教育”……連任兩屆全國政協委員,汪小帆連續多年建言高等教育變革,得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2022年,他提交的“關于加強統籌,更好推進高等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提案”受到國家教育部門積極回應,并被全國政協評為“優秀提案”。
“青年科技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生力軍,技術越發展,這個趨勢越明顯。”談及近期大熱的Sora及其背后參與研發的團隊,汪小帆由衷感慨:要充分相信年輕人,對他們的想象力給予充分保護,營造良好環境,切忌急功近利。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能夠更好地激發每個人成為不同的人,而不是促使大家都一樣。把每個人真正的潛能激發出來、匯聚起來,人類的創造力想象力就會變得更加強大。”汪小帆說。
(本報記者郭敬丹 吳振東)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