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教育培訓>正文內容
          • 教育部:嚴禁畢業生“被”就業
          • 2022年06月07日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程銘劼 趙博宇

          提要:為加強和規范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教育部已采取系列措施,并將嚴格核查就業數據。目前,教育部已開通畢業生本人核驗渠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可登陸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或學信網,對本人畢業去向信息進行核實并在線反饋。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已向落實就業去向的2022屆高校畢業生發送手機短信或微信,提醒每位畢業生及時查詢反饋本人就業狀況。

          6月畢業季已至,高校畢業生即將走出校園,進入人生新階段。就業成為擺在他們眼前的第一道關卡。教育部于近日召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會,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并嚴格規范做好就業統計工作,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據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在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下,超千萬畢業生的“就業”大考究竟該如何交卷?

          求職后移

          “我身邊有很多報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同學,他們考試延期的情況還是挺多的?!本妥x于大連某高校的研三學生張銳(化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盡管畢業在即,但同屆很多同學尚未落實就業去向。

          從張銳自己的情況來看,他已和北京的一家國企簽訂就業協議?!八械暮贤蛥f議基本都是通過網上簽約和快遞的形式簽訂的,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從求職的城市到學校之間的往返比較不方便。”張銳表示,“輔導員看今年情況不太一樣,沒有催促我們落實工作,現在還會在就業群里給我們分享一些就業信息?!?/p>

          針對當下的畢業生求職情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研究員毛宇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今年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在4-5月受疫情影響比較大,由此,這些城市的高校畢業生求職也受到了影響?!耙咔橄鄬途彽牡貐^,高校畢業生就業還是取得了一些進展的。從教育部在這個時間節點召開的就業工作調度會來看,主要也是為了讓畢業生找工作再多留一點時間?!泵铒w說。

          據了解,按照往年規定,畢業生一般在6月和7月離校,高校也通常在7月前統計學生落實就業的比例?!暗珡慕衲昵闆r來看,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另一方面今年畢業生數量比較多,這種時候統計就業數字意義不大,可以把時間向后推一些?!泵铒w談道。

          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中,50.4%選擇單位就業,比去年下降6%。自由職業(18.6%)、慢就業(15.9%)的比例則較去年提高3%。

          針對求職時間后移的現象,智聯招聘方面招聘專家表示,考研熱使得畢業生求職時間延后,推遲找工作的進程,部分畢業生等考研成績公布后才進入求職市場。調研顯示,就業去向為單位就業的畢業生中,22%在今年3月才開始找工作,較去年高出6.6%。

          而教育部也在近日會議上強調,各高校要搶抓當前的就業工作關鍵期,組織開展“百日沖刺”促就業系列活動。

          “一把手”訪企拓崗

          為促進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教育部曾在此前印發文件,要求開展全國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時間為2022年3-8月。具體來看,在訪企拓崗過程中,高校要結合實際情況,調動教學、科研、校友等資源,主動走進園區、走進行業、走進企業。通過走訪與相關單位建立就業合作渠道,邀請用人單位到學校招聘人才,為畢業生挖掘更多崗位資源,提供優質和精準的就業信息。

          其中,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職業院校(含本科層次職業院校)要堅持實地走訪為主,“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每所學校書記(校長、院長)正職共拜訪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少于100家。要重點對就業去向落實率低于當地平均水平的高校提出明確要求,每所高校校領導班子新開拓用人單位不少于100家。

          “政策的出臺和轉變,說明政府和高校已經把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作為對高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測量指標?!泵铒w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以前我們在評價高校時,可能更多地去關注科研成果,現在我們把就業和人才培養相結合,讓‘一把手’牽頭對接市場,也讓他們更了解市場目前需要什么樣的專業和人才,在培養人才時,學校也可以朝著這些方向去轉變,這是個非常好的舉措?!?/p>

          據悉,教育部于5月9日啟動了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周活動,依托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陸續推出系列“24365校園招聘服務”線上專場招聘活動30余場,提供崗位超過80萬個。

          避免學生“被”就業

          值得一提的是,圍繞畢業生就業工作,近日召開的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調度會上也再次重申,各地各高校要嚴格落實“四不準”紀律要求,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誘導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為加強和規范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教育部已采取系列措施,并將嚴格核查就業數據。目前,教育部已開通畢業生本人核驗渠道。2022屆高校畢業生可登陸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或學信網,對本人畢業去向信息進行核實并在線反饋。教育部學生服務與素質發展中心已向落實就業去向的2022屆高校畢業生發送手機短信或微信,提醒每位畢業生及時查詢反饋本人就業狀況。

          同時,教育部將通過國家政務接口、第三方平臺等權威渠道,對畢業生已簽訂就業協議的用人單位數據進行核查比對,并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就業數據調查核查。從2020年起,教育部已連續兩年委托國家統計局對全國和各地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開展抽樣調查。今年,教育部將繼續委托國家統計局開展抽樣調查。

          此外,教育部和各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也已開通舉報電話和郵箱,接受舉報。對通過核查和舉報等發現的問題,教育部將責成各省級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逐一核實,并嚴肅追責問責。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