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生態環保>正文內容
          • 長江三峽,力推船舶污染物零排放
          • 2023年07月25日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提要:早上7時,三峽工程壩上庫首秭歸港,隨著長江探索號游輪緩緩靠泊,船員吳蘇里打開手機小程序,申請垃圾接收服務。不一會兒,秭歸服務區派出一艘污染物接收船。半個小時后,游船內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就被清理轉運。

          早上7時,三峽工程壩上庫首秭歸港,隨著長江探索號游輪緩緩靠泊,船員吳蘇里打開手機小程序,申請垃圾接收服務。不一會兒,秭歸服務區派出一艘污染物接收船。半個小時后,游船內的生活污水和垃圾就被清理轉運。

          雄踞西陵峽之中,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扼守著長江黃金水道的咽喉地帶,是長江船舶待閘集結地。宜昌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望明說,三峽船閘年過閘船舶約5萬艘次,僅長江三峽河段日均待閘船舶就有近500艘。船舶待閘期間產生的噪聲、污水和廢氣問題突出。

          船舶污染治理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內容之一。近年來,長江沿線打響了一場場船舶污染物防治攻堅戰。作為重點生態屏障區的三峽河段更是如此。宜昌市聯合相關部門,購置污水躉船、含油污水分離處置設備、配套管網、垃圾轉運車等設備,在三峽大壩上下游建設了12個污染物接收碼頭。秭歸服務區就是其中之一。

          “船舶生活垃圾通過垃圾車轉運至垃圾處理站,生活污水和油污水通過接收管道與接收船無縫對接。”望明說,目前,宜昌三峽河段已形成船舶污染物船上分類儲存、分類交付接收轉運和岸上利用處置的全鏈條閉環防治格局,年接收轉運處置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能力分別達到8.6萬噸、75.2萬噸和4.2萬噸,滿足了船舶污染防治的需要。

          為推動源頭治污,交通運輸部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積極推進轄區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零排放。海事部門對待閘船舶進行檢查、鉛封和防污染宣傳,對檢查不合格的船舶進行誠信記分,并要求整改。

          “自2019年底在長江沿線率先推行船舶生活污水直排閥鉛封舉措以來,我們共鉛封船舶旁通閥2960艘、達標排放閥1377艘,確認檢驗證書記事零排放3996艘,常年過閘船舶全部實現‘船上存儲、交岸處置’。”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綠色岸電成為船舶待閘期間動力的主要來源。國家電網宜昌供電公司岸電運維服務負責人萬志勇說,以前船舶待閘期間靠燒柴油發電,為降污減排,相關部門著力推進岸電建設,建成秭歸港、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沙灣錨地和仙人橋靠船墩等多個岸電示范項目,率先在長江流域實現港口岸電全覆蓋。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宜昌岸電項目累計為17445艘次客貨船舶提供清潔岸電2761萬千瓦時,替代燃油6488噸,為船舶節約用能成本3100萬元以上。

          “目前,三峽過閘船舶總體實現水污染物零排放,待閘船舶污染物基本得到化解。”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局長齊俊麟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蔡媛媛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