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微短劇“顛覆”全球娛樂業
- 2024年09月29日來源:環球日報
提要:微短劇和韓國條漫一樣是數字原生內容,專為互聯網移動端用戶創作。新冠疫情期間,以電視、電腦為載體的流媒體服務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然而,在人們再次開始通勤和旅游后,微短劇又大行其道。
美國《綜藝》雜志9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微短劇或將成為全球娛樂業的最新顛覆者 2020年,美國電影大亨杰弗瑞·卡森伯格的創業公司Quibi上線短視頻產品,運營半年就宣告倒閉,消耗資本近15億美元。4年后,全球(不含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到20億美元,預計2025年還能實現翻番。
微短劇和韓國條漫一樣是數字原生內容,專為互聯網移動端用戶創作。新冠疫情期間,以電視、電腦為載體的流媒體服務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然而,在人們再次開始通勤和旅游后,微短劇又大行其道。
中國在全球微短劇領域領先,其市場規模可能相當于世界剩余地區的總和,單年250%的增速就令人望塵莫及。據中國媒體報道,2023年中國微短劇行業總營收為52億美元,占中國院線觀影市場的70%左右。
通常而言,一部微短劇有60到100“集”,每一集時長約為30至120秒,基本是單一場景。但與主流社交媒體用戶自發拍攝的片段相比,微短劇是專業制作的內容,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
不過,也有挑剔的觀眾認為,微短劇中充斥大量粗暴復仇和丈夫出軌的橋段,許多包袱拘泥于夸張直白的演繹,這與優質長篇劇作的內核背道而馳。
日前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太視頻運營商峰會(APOS)上,一批中國企業高管向來自全球媒體集團、亞洲娛樂公司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550名決策者展示了他們的最新“快餐”內容。與會者提到,與內容本身一樣具有顛覆性的是各平臺提供的多種商業模式,變現手段不限于廣告型、訂閱型或交易型視頻點播。免費增值模式也十分普遍。例如,以前6集內容免費的模式吸引觀眾,再將他們吸引到續播付費渠道。
微短劇行業仍在“內卷”,無法壓縮成本或被視作劣勢。制作周期短至兩三個月,每集成本或許低于幾千美元,形成了該行業相對較低的進入門檻,也造就了新興媒體與老牌公司針鋒相對的局面。
中國西安豐行文化制作的短劇《無雙》去年8月上線前8天就獲得1400萬美元投放收入。代理制作和發行微短劇的香港聚合商AR合伙人說:“制作僅用時兩個月,有些(微短劇)60天就能回本,跟科幻小說一樣。”
微短劇的發行和營銷經費可能遠遠高于制作成本。據AR公司估算,針對每一美元收入,平臺將80%用于廣告和獲取用戶,10%用于內容創作,剩下10%用于平臺運營。有跡象表明,東亞和東南亞部分地區以及美國正在效仿該模式,這意味著中國公司實現了商業模式層面的輸出。
AR聯合創始人黃國賢說:“微短劇行業獨特的制作、營銷和運作方式挑戰了傳統內容創作規范,如今成功與否取決于提煉賣點和尋找痛點,因此保持迭代對內容變現至關重要。” (作者帕特里克·弗雷特,青桂譯)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