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互聯網>正文內容
          • 網劇需要向下共情、向上創作
          • 2024年09月09日來源:工人日報

          提要:9月2日~3日,第二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北京通州舉行。本次大會以“文藝新動力 視聽創未來”為主題,設立1場開幕式暨高峰研討、6場主題研討、3場項目征集以及多項網絡視聽藝術系列活動,旨在推動網絡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

          9月2日~3日,第二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在北京通州舉行。本次大會以“文藝新動力 視聽創未來”為主題,設立1場開幕式暨高峰研討、6場主題研討、3場項目征集以及多項網絡視聽藝術系列活動,旨在推動網絡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

          縱觀上半年劇集市場:此前的流量王者古偶劇幾乎全軍覆沒,流量明星也越來越帶不動大IP,反而一些小眾賽道跑出了黑馬。

          2024年國劇最高分被主打治愈風的《我的阿勒泰》摘得;和《慶余年2》撞檔的《墨雨云間》竟不輸熱度;《唐朝詭事錄之西行》也打破了人們對續集大不如前作的固有思維……

          “挖掘所謂的爆款的確定性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密鑰。觀眾是喜新厭舊的,創作者和平臺不能拘泥于過往常規的敘事語境,需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內容。”優酷副總裁謝穎在此次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上談道。

          創作者的危機感

          面對來勢洶洶的微短劇,在傳統網劇賽道上奔跑的創作者們越發有危機感。

          “一個項目的生產周期是兩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在觀眾審美日新月異的當下,如果創作者們還不能帶有前瞻性地做內容,作品播出的那天就是被市場和觀眾淘汰的那天。”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說,《狂飆》播出之后,很多合作伙伴見到她時都說自己的項目是下一個《狂飆》。

          “但在《狂飆》成為《狂飆》的那一刻,它是充滿忐忑的。”戴瑩認為,在藝術創作領域,復制粘貼不僅“特別不成立”,而且風險要大于去做一個創新類型作品。

          在她看來,對內容創作者來說,只有把自己的姿態放低,能夠看到其他作品的優點和市場的需求,才能扎下心來,如履薄冰地做一個作品,并且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繁花》《慶余年2》《玫瑰的故事》等現象級劇集,讓騰訊視頻今年上半年收獲頗豐。但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副總經理李爾云在為下一部“玫瑰”發愁。

          “人們不再問我導演是誰、男女主演是誰,而是問我這個劇提供給觀眾什么樣的情緒價值。用戶在追劇的時候更加追求情緒價值能否滿足,事物和人物能否讓他有共鳴和代入感。其中最明顯的是,當下喜劇特別火。”但李爾云認為,這并不代表火的將一直是喜劇,今年、明年和三年后觀眾需要的情緒價值都會不一樣。

          除了情感需求外,還有諸多其他維度的變化。比如,用戶觀劇耐心下降,用戶觀劇的專業度不斷提高,評價維度不再唯一,對攝影、表演、服化道等方面的專業評價更多,對內容的審美水準越來越高。這些新變都給創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實踐精品創作道路上,我們越來越認識到,保持高品質劇集的持續產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難,所以更要去做。”李爾云認為。

          “觀眾是識貨的,所以不要以以往的作品評估當下的觀眾。觀眾在不停地進步,他們的審美也在不停地進步。”《我的阿勒泰》導演、編劇滕叢叢說。

          給識貨的觀眾真正的好貨

          一部沒有強節奏、強反轉、不靠情節推動的作品能“爆”嗎?《我的阿勒泰》給出了答案。這部改編散文的網劇,悠揚治愈,在凡事都在加快節奏的年代,讓人們重拾慢下來的心境。

          滕叢叢用“為有源頭活水來”解讀這部劇成功的原因。其中讓記者頗為感觸的是在演講中她分享的一張《我的阿勒泰》編劇之一彭弈寧寫劇本時的照片:在夜晚的陽臺上,彭弈寧的頭頂是老公的T恤和女兒的襪子。

          “如果這是白天,她大概就是在北京一個朝南的、沒有空調的、三面陽光暴曬的陽臺上寫完了《我的阿勒泰》的劇本。彭弈寧本人的向內探索就是這部劇第三集的主題,伍爾夫所說的女人需要一個自己的房間。所以我們的劇作中有一些被大家贊賞的角色,比如托肯,她作為一個女性的生活困境,正出自于我們寫作者本人、個人的向內探索的部分。”

          “當下,我們進入了向下共情、向上創作的時代,最大的爆款一定來源于現實主義題材”,戴瑩認為,無論是溫暖現實主義對真善美的歌頌,還是批判現實主義對假惡丑的鞭撻,都契合著當下時代的情感。

          同樣是黑馬的《唐朝詭事錄之西行》,打破續集魔咒的密碼則在于故事、場景、細節等方面的升級。該劇總導演柏杉介紹,為了盡量做到逼真,恢復盛唐的原汁原味,他們對道具進行了一比一的精準還原,參考大量歷史文獻,確保每一件道具都能反映出盛唐時期的生活和文化特色,增強劇集的歷史真實感。

          以精品筑起護城河

          在會議期間,記者追完了《邊水往事》,甚至花了18元錢超前點映。同樣“氪金追劇”的業內人士也大有人在。少量的宣發、新人團隊、無流量明星加持,這劇火得不符合慣常的公式,甚至前期廣告商們也沒有“押對寶”。

          謝穎表示,平臺需要從創作端轉向“探索更多可能性”,找到與用戶同頻的情感連接點和價值承載點,以此契合用戶甚至引領用戶。

          在她看來,“好內容+好主創+演員適配”正是提高爆款概率的關鍵公式。它對應了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理想主義主角人設、浪漫主義大眾情緒,拒絕了唯數據論、單一的審美、粗暴的迎合,試圖在求取最大公約數的同時,達到題材廣度、議題深度、人設強度、敘事速度、審美烈度、主創專業度、演員適配度的進階,形成差異化競爭。

          此外,《新生》導演申奧、《邊水往事》導演算等新銳力創作者的不斷涌現為網劇打開新局面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儲備。

          “平臺只有圍繞‘用戶至上’的求新求變,才能不斷積累經驗,才有可能以精品內容的持續供給筑起長視頻的價值護城河。”謝穎表示。

          雖然面臨重重挑戰,但網劇依然在一路自我革命、迭代升級。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朱正文列舉了包括《狂飆》《三體》《漫長的季節》《我的阿勒泰》《繁花》在內的多部優質劇集,總結出網劇變化的五大趨勢:“全民追劇仍在上演、科幻內容迅速發展、劇集題材邊界不斷拓寬、美學體系正在重構、藝術表現力抵達全新制高點。”

          “今后的網絡劇需要國家文化發展愿景藍圖和戰略目標的方向指引,全新顛覆性的網絡劇創作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朱正文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