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載數據...
        1. 高端制造|生態環保|汽車|房地產|家居建材|家電|服裝|時尚前沿|健康|醫藥|教育培訓|能源化工|文旅

          航旅交運|食品飲品|科技|互聯網|手機通信|電子|商業|金融保險|證券|安防|人工智能|鄉村振興|綜合

        2. 當前位置:南方企業新聞網>要聞> 電子>正文內容
          • 價格回升 面板市場暖意乍現
          • 2024年11月18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當下面板市場中,“龍頭”們表現尚可。從三季報數據看,京東方三季度營收超過503億元,同比增長13.61%,凈利潤約10.26億元,同比高增223.8%;TCL科技扣非凈利潤達到約7.3億元,同比增長43.58%,其中“半導體顯示業務”收入達到約769.6億元,同比增長25.74%。

          1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TCL華星宣布印刷OLED正式量產,并發布全新技術品牌APEX,為市場又添利好消息。隨著面板價格回升,業內龍頭似乎也挺過寒冬,步入暖春,但暖意持續多久仍未可知。

          放眼2025,以電視為代表的大尺寸面板需求依舊低迷,手機小尺寸屏幕雖然持續增長,但技術內卷也讓廠商吃不消。各家在降本增效的同時,也積極拓展新領域,競爭與搏殺似乎成了一切不確定中唯一確定的部分。

          以舊換新利好電視

          當下面板市場中,“龍頭”們表現尚可。從三季報數據看,京東方三季度營收超過503億元,同比增長13.61%,凈利潤約10.26億元,同比高增223.8%;TCL科技扣非凈利潤達到約7.3億元,同比增長43.58%,其中“半導體顯示業務”收入達到約769.6億元,同比增長25.74%。

          拉長時間看,大廠的業績有一個明顯的回暖過程,此前也經歷了漫長寒冬。以單季度扣非凈利潤看,京東方從2022—2023年中期,都處于下滑區間,從去年三季度開始有所好轉,但單季度扣非凈利潤依然沒有過億,如今則回升5億—10億元水平。而TCL科技也差不多經歷了從2021年底至2023年初,連續6個季度的低迷。

          不可否認,如今仍有企業掙扎在虧損中,好在虧損有所收窄。前三季度,天馬微電子歸母凈利潤虧損約4.7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約13億元,但均好于去年同期,分季度來看,公司從今年一季度虧損規模超5億元,下降至三季度約2.7億元;維信諾雖虧損將近18億元,按較去年同期仍然利潤上漲29.22%。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總的來說,這一輪的上行周期,來自于今年初開始的產能控制,春節期間,面板大廠控制出貨節奏,供應量減少,價格回升。從需求端看,國內以舊換新政策頗有效果,讓電視銷量提高,帶動了大尺寸面板的銷售。

          企業的數據也印證了專家觀點,TCL方面表示,在大尺寸領域,65英寸及以上產品出貨面積提升至55%,65英寸、75英寸市場份額全球第一。在電視之外,交互白板、拼接屏等商用顯示也助推了公司業績。

          另據奧維云網數據,國內彩電市場在長期下滑中,也迎來一波小陽春。今年三季度彩電零售量同比提升0.7%,零售額同比增長14.4%,很大程度上得益于8月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在全國陸續展開。

          手機屏幕繼續內卷

          在中小尺寸面板領域,出貨增長的同時也伴隨著激烈競爭。與群智咨詢數據,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約5.6億片,同比增長7.6%,領跑的是OLED、LTPO產品,落后產品的份額不斷被擠壓。

          OLED取代LCD已是老生常談,在顯示技術外,屏幕制造工藝也“一代新人換舊人”,LTPO正在擠占LTPS的生存空間,前者主要的優勢是可變刷新率,即只在畫面更新時消耗電能,處于靜態圖像時,可以降低功耗。

          而這無疑擊中了市場痛點,要知道手機續航的好壞,直接影響了消費者接受度。LTPO在能效方面表現更好,這讓很多廠商“不敢不用”。從今年三季度看,OLED、LTPO實現高增長的同時,LTPS、LCD屏幕出貨僅約為3500萬片,同比下滑55.4%。

          從普及歷史看,用戶接觸到LTPO已經有三、四年時間,但此前廠商只在高端pro機型上采用,例如小米12S Pro、榮耀Magic4 Pro、vivo X80 Pro以及iPhone13 Pro。此后,例如一加Ace 3、iQOO Neo10系列也逐步搭配LTPO屏幕。

          LTPO的制造成本更高、工序更復雜,它需要額外的晶體管來控制像素的刷新頻率。這也給廠商增加了成本。但在內卷浪潮下,沒有人甘于落后。從國內幾大龍頭表現看,TCL華星LTPO面板份額較高,而京東方則正計劃將LTPS產線改造為LTPO產線。公司于2023年底,正式宣布計劃在成都建設8.6代柔性LTPO AMOLED生產線,該協議與成都當地政府于今年初簽署,今年4月,京東方宣布開始建設新廠。

          產業觀察家丁少將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屏幕性能的內卷,是手機品牌競爭搏殺的一個切面。用戶想要一臺使用流暢、響應速度快,同時續航動力還強的手機,這都需要在屏幕上做出改變。更不要說如今各個廠商都以“護眼”為賣點,更令OLED LTPO成了標配。而一些價格中低檔的手機,大多主打游戲性能,也離不開新型屏幕。技術迭代之快往往讓廠商措手不及。

          競爭中的“開源節流”

          放眼2025,業內觀點認為,面板行業依然面臨很大不確定性,走出低谷言之尚早。在大尺寸領域,預計明年全球消費需求低迷,且缺乏重大賽事拉動,電視市場恐怕要在低谷中調整。各家廠商對明年的市場規劃也都比較謹慎,完全沒有“乘勝追擊”的意思。

          在手機等小尺寸領域,各家情況不同,地位也悄然發生變化。據Trend Force報告顯示,京東方2024年預計出貨5.93億片,2025年有望達到6.1億片,同比增長2.8%。而三星受益于蘋果對AMOLED的需求,2024年出貨達到3.76億片,但明年蘋果有可能將屏幕供應多元化,導致三星出貨量小幅下滑,同比減少3.1%。

          一些廠商選擇與下游捆綁得更緊密。例如TCL華星從2022年起就和小米緊密合作,2024年手機屏幕預計出貨達到1.91億片,同比增長達62.9%,明年預計略微增長至1.92億片。剛剛發布的小米15,就是由TCL華星供應了兩款顯示屏,包括6.36英寸1.5K LTPO直屏,以及6.73英寸2K LTPO等深四曲屏。

          在一切的不確定中,能夠確定的是競爭會愈發激烈。隨著日系面板退出手機市場,韓系企業技術轉移,以及臺系生產量的萎縮,未來中國大陸的面板生產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截至今年底預計達到68.8%,明年有可能超過70%。市場中將有更多玩家,更多籌碼。

          丁少將認為,長期來看,面板企業卷贏同行的方法無非“開源節流”。所謂節流,也就是降本增效,廠商用更高的世代線來降低成本。高世代線能夠生產出尺寸更大的玻璃基板,有更高的切割效率。而且高世代線能兼容小尺寸面板生產,逐步替代低世代線份額。

          談到開源,汽車仍然是繞不過去的領域。專家指出,車載屏幕給中尺寸產品提供了機遇,面板廠商不必完全依賴電視、手機。如今的智能汽車正向著多屏化發展,而且mini LED Micro LED等新型技術也在不斷滲透,這一領域尚未定型,仍然有著彎道超車的機會。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

          責任編輯:周峰菊
          相關新聞更多
            沒有關鍵字相關信息!
          文章排行榜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