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求回暖訂單量增加 前三季度消費電子公司業績向好
- 2024年10月22日來源:中國網
提要:截至10月21日,消費電子行業已有藍思科技、達瑞電子、光峰科技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上述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均呈正增長態勢。另外,從飛榮達、立訊精密、恒銘達等6家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預告看,除1家公司業績不確定外,其余5家上市公司均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正在密集披露中。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21日,消費電子行業已有藍思科技、達瑞電子、光峰科技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報,上述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均呈正增長態勢。另外,從飛榮達、立訊精密、恒銘達等6家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預告看,除1家公司業績不確定外,其余5家上市公司均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綜合已披露的信息梳理,前三季度手機、筆記本等終端產品出貨量加大,汽車電子業務訂單增加,AI技術創新驅動競爭力提升等,是促使上述消費電子類上市公司業績向好的主要因素。
“在經歷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和消費者需求變化后,消費電子行業正在逐步恢復活力。”中國電子商務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郭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種回暖趨勢不僅體現了消費者對高質量電子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也反映了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以及市場策略調整方面的積極成效。
行業景氣度修復
具體來看,達瑞電子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72億元,同比增長91.5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281.2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5億元,同比增長87.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674.98萬元,同比增長153.97%。
對于第三季度業績的驅動因素,達瑞電子稱,一方面,消費電子行業景氣度修復,公司當期消費類電子業務主要客戶業務回暖、出貨量持續提升,加上公司主要客戶的項目拓展情況良好、訂單量增加,促使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營業收入同比實現較大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公司新能源前期定點項目轉入批量交付階段、產能逐步釋放,公司新能源業務營業收入同比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
藍思科技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2.28億元,同比增長36.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71億元,同比增長43.74%。報告期內營收增長主要為公司消費電子業務收入增加。
從披露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看,飛榮達預計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34.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17%,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元至1.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9.74%至124.00%。
飛榮達表示,終端業務增長受益于國內消費電子行業市場需求回暖,訂單向好,公司手機及筆記本電腦等終端產品的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出貨量加大,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強。
今年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穩步復蘇并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研報,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出貨量同比增長5%。這已是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正增長。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PC市場連續四個季度實現增長,臺式機、筆記本和工作站的總出貨量增長1.3%,達到6640萬臺。
在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看來,國內消費電子市場回暖,還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尤其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有力支持,進一步刺激了市場需求。
展望第四季度,郭一鳴對記者表示,消費電子行業有望延續需求回暖趨勢。“一方面,消費電子當前處于企穩回暖期,在AI技術推動行業創新以及新產品不斷落地的背景下,行業回暖趨勢有望延續;另一方面,下半年一般是消費電子行業消費旺季,隨著四季度諸多節日以及活動的來臨,預計會進一步刺激消費電子領域。”
AI驅動行業創新與變革
AI技術的發展為消費電子行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三季報及三季報預告來看,“AI”成為驅動其業績增長的一大因素。
例如,立訊精密表示,AI技術的發展推動消費電子終端創新加速,全球數據中心往更高算力發展以及智能汽車全球化的市場和產能布局進一步加快,公司消費類電子、通訊、汽車等業務迎來更大的增長空間。
在此背景下,公司充分發揮自身在垂直整合、智能制造以及跨領域的協同賦能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為全球頭部客戶新、老產品的創新與迭代提供全方位研發與制造落地服務,并在內生外延策略的幫助下,高效實現研發制造能力的提升、全球化產能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客戶市場資源的開拓。
恒銘達主營消費電子、通訊,以及新能源領域功能性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得益于公司抓住了AI行業發展機遇,新項目業務的順利開展和產能的逐漸釋放,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2.65億元至3.2億元,同比增長35.82%至64.01%。
“AI技術的飛速發展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推動著消費電子行業的創新與變革。”郭濤表示,AI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還極大地豐富了用戶體驗,使得消費電子產品更加貼近用戶需求。“具體來說,AI技術將在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多個細分領域帶來顯著的增長空間。”
郭一鳴認為,AI技術的進步不僅推動消費電子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同時,隨著AI技術的持續發展,也在不斷擴寬行業應用場景的落地。
面對AI帶來的新機遇,上市公司正積極布局。達瑞電子在調研中表示,面對人工智能(AI)商用落地,以及XR等行業創新因素,公司緊跟客戶需求,爭取早期參與聯合研發,從輕薄、減重、提升舒適度以及散熱性能等,全方位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解決方案。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