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爾突傳賣給高通
- 2024年09月23日來源:北京商報
提要:據外媒報道,高通已就收購事宜接洽英特爾。雖然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稱,交易還遠未確定,高通并未正式向英特爾提出收購要約,且達成交易的障礙仍很大,但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完成,這將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深刻影響市場的交易之一。
在英特爾剛剛宣布啟動改革后,一個更大的消息就震驚了市場。據外媒報道,高通已就收購事宜接洽英特爾。雖然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爆料稱,交易還遠未確定,高通并未正式向英特爾提出收購要約,且達成交易的障礙仍很大,但如果交易能夠順利完成,這將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深刻影響市場的交易之一。
“上架出售”
英特爾自從上個月發布業績大跌的二季度財報、官宣裁員1.5萬人后,便進入動蕩不斷的“多事之秋”,公司近一個月來已被各種負面傳聞所包圍。
當地時間9月21日,《紐約時報》、路透社、CNBC等多家海外媒體均轉載了這篇報道,引發市場熱議。這個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場傳言的預測。本月初,多家媒體報道稱,高通計劃收購的是英特爾部分芯片設計業務,且當時雙方也處在交易早期的意向接觸階段。
據路透社報道,英特爾目前已經與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行開會討論,考慮分拆出售部分業務來度過危機。緊接著,英特爾的多項業務都被傳出將“上架出售”:其中包括與高通洽談收購PC芯片設計業務、計劃放棄自動駕駛芯片公司Mobileye的股份,同時在為芯片代工業務在市場上尋找買家。
如今,被各種負面傳聞包裹的英特爾正處于危機時刻,公司股價今年以來已經下跌超過55.96%,市值為934億美元。高通最新市值則為1882億美元,約是其兩倍。
英特爾的問題在8月初就凸顯出來,當時該公司宣布季度虧損16億美元,并宣布暫停派息,裁員15%,約1.5萬人受影響。在上周的董事會議上,CEO基辛格和其他高管還向董事會提交一份成本削減計劃,可能包括剝離不必要的業務,并重組資本支出。
本周早些時候,基辛格在公司官網發布了一封公開信,稱英特爾計劃將剝離旗下的芯片代工業務,并將其設立為獨立子公司,間接否認了出售的說法。此外,英特爾還調整了制造基地擴張計劃,決定將波蘭、德國兩國的項目暫停兩年。
對于公司近一個月來所經歷的各種傳言與質疑,基辛格在內部信中表示,英特爾目前正處在“四十多年來最重要的轉型變革”。按照英特爾的說法,這些調整改革都是其降低成本計劃的一部分。按照先前披露的計劃,公司到2025年計劃削減成本100億美元。
奇怪的匹配
作為PC處理器的先驅,英特爾憑借在PC電腦和服務器中無處不在的芯片,已經成為美國硅谷創業歷史的標志,公司旗下的x86架構目前在PC市場仍然占據80%左右的市場份額。
而高通作為智能手機處理器領域后起的霸主,連續多年穩定占有25%左右的市場份額。
如果高通成功收購英特爾,兩家公司合并,智能手機與PC兩大市場的格局將被徹底改變,多家媒體評價,考慮到合并給市場帶來的深遠影響,這起交易將是科技史上最重要的合并。
雖然目前高通、英特爾對于收購傳聞并無明確回應,這起交易的轟動程度已經引起發了市場的密切關注,一眾行業人士都形容這樣的合并“匪夷所思”。收購消息傳出后,兩家公司當天股價出現短暫波動后又歸于平穩,英特爾盤中漲9%后下跌,收盤漲3.3%,高通股價跌2.87%。
一些分析師一直認為,英特爾公司應該一分為二,以反映芯片行業出現的要么側重設計要么側重制造的趨勢轉變。不過,伯恩斯坦研究公司分析師斯泰西·拉斯貢在最近的一份研報中稱,立即拆分的可能性不大。英特爾的制造部門正在賠錢,而且自從格爾辛格3年前向外部芯片設計企業開放公司的工廠以來,還尚未對外部客戶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與英特爾不同,高通從未運營過工廠,這是大多數芯片設計公司都要回避的一項成本高昂的業務。互聯網分析師楊世界表示,收購英特爾可能會為高通提供在美國自己生產的機會,并獲得PC和傳統服務器計算機市場上最大的品牌。
但英特爾的問題,并不會因為高通的收購而解決。市場研究公司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表示,高通和英特爾是一種“奇怪”的匹配。Patel說:“這將導致大量重復的知識產權,因此需要大幅削減成本。同時,高通沒有能力扭轉數據中心業務,而這又是最重要的業務。”
反壟斷審查
目前對于這起交易能否順利達成,市場保持謹慎觀望態度。首先,高通收購英特爾交易的成本很高。英特爾最新市值為933億美元,即使不考慮收購溢價,這也將成為史上最貴的一起科技并購交易,超過微軟以690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的交易。
最重要的是,兩家芯片巨頭的規模龐大,且都是各自領域的巨頭公司,如此規模的交易也必然會招致嚴格的反壟斷審查。且高通、英特爾在全球業務分布廣泛,除了美國本土外,歐洲、亞洲各國的反壟斷部門都會接踵而至,高通將不得不面臨時間漫長、程序復雜的監管審查。
考慮到上述存在的現實阻礙,以及雙方的談判當前處于早期階段,交易能否成功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分析人士稱,這筆潛在的交易要想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其中一種可能是高通將英特爾的部分業務出售給其他買家。對于高通而言,從財務和戰略角度講,這也是完成這筆交易所必需要做的。
天風國際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并購英特爾僅對高通的AI PC晶圓業務有幫助。但從微軟的承諾(其最新Surface機型都采用高通處理器/ARM架構),高通在PC市場成長只是早晚問題。此外,單從英特爾市值約930億美元來看,此并購案對高通的財務壓力極大,且對獲利能力會有立即性的負面影響,凈利率可能從現在的20%以上降到個位數甚至虧損。加之考慮到各國之后的反壟斷調查,此并購案很難在短期內完成。如此看來,高通應該沒有強烈動機去并購英特爾才是,此并購案若發生,對高通可以說是災難一場。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