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一步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投行人士共話科創板縱深發展
- 2023年11月17日來源:中國證券報
提要:“科創板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對于A股市場而言,科創板的意義是革命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索莉暉稱,從市場角度而言,希望在制度改革創新的基礎上,科創板能夠繼續保持穩定性,同時發揮好改革試驗田的作用。
11月16日,在2023年上交所國際投資者大會上,一場圍繞“科創板助力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硬科技’領域企業融資需求”的圓桌討論徐徐展開。
與會的投行人士認為,科創板的推出是促進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舉措,目前科創板已經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在注冊制改革走深走實的要求下,期待科創板改革向縱深邁進,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有力支持高科技企業
今年11月,科創板迎來宣布設立五周年。截至10月底,科創板累計支持562家科創企業上市,IPO籌資額近9000億元,總市值超6萬億元。
“科創板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實體經濟,特別是對高科技企業的支持上。這是中國當下最關注,也是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陸芳表示。
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王曙光認為,直接融資是支撐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科創板的推出真正完成了這個閉環,實現了以資本促進科技,再以科技發展促進實業,最終反哺整個國家發展的過程。
在通過上市融資獲得資金支持后,科創板企業亦持續加碼投入,形成良性循環。中信證券高級管理層成員、全球投資銀行管理委員會聯席主任孫毅認為,科創板拉高了整個A股的研發投入占比,形成了中國上市公司重視研發、加大投入的一個良好氛圍。
“科創板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對于A股市場而言,科創板的意義是革命性的,也是里程碑式的。”高盛(中國)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索莉暉稱,從市場角度而言,希望在制度改革創新的基礎上,科創板能夠繼續保持穩定性,同時發揮好改革試驗田的作用。
由點突破到鏈式聯動
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科創板發揮板塊示范效應和集聚效應,助力科技創新形成由點突破到鏈式聯動的發展趨勢,逐漸形成以行業龍頭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的矩陣式產業集群。
“中國過去是制造大國,現在是制造強國。對于制造強國而言,產業鏈至關重要。科創板生逢其時,培養了一大批創新型企業,填補了空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鏈。”索莉暉直言。
“科創板把主要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鏈里的企業都挖掘了出來。其中,集成電路是最明顯的,通過集中優先支持海光信息等企業上市,極大促進和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發展。”孫毅稱。
在王曙光看來,沒有鏈主是沒有“鏈”的,同時,如果沒有錢和資本,鏈主也不會出現。科創板在建立鏈主地位方面形成巨大的突破,它的出現把以前缺乏資本但有鏈主潛質的公司變成了鏈主。此外,很多中型的科創板公司形成了中國新興產業中強鏈、補鏈、穩鏈的重要環節。
除產業鏈外,投資鏈條也有所帶動。科創板的推出,吸引更多早期資金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激發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積極性。據統計,九成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創投機構投資,平均每家獲投約9.3億元,較科創板推出前增長明顯。
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
隨著科創板的制度不斷和國際接軌,國際投資者對于科創板的投資力度也在不斷上升。目前,科創板“機構市”初步形成,已成為境內機構化、指數化程度最高的板塊。
“科創板在推出以后受到投資者高度關注,特別是海外投資者。”索莉暉稱,“我們能感覺到,科創板ETF非常受歡迎,而且增長非常快。”
在增強國際競爭力方面,陸芳建議,一方面可以推出更加國際化的規則體系,比如與國際標準協調,在公司治理、財務報告、會計準則方面適當考慮和國際規則接軌,持續強化信披要求和懲戒力度,增強國際投資者對于科創板的信心。另一方面,可以適時考慮引入更多和國際市場相關的金融產品,像場內期權、場外衍生品等,來滿足不同的投資需求。
孫毅表示,希望能夠逐步推動優質的科創板標的納入“滬港通”等,進一步提高國際投資者配置意愿。同時,建議在保證投資者資質的基礎上,允許更多國際長線機構投資人參與IPO戰略配售,優化科創板公司的股東結構。
版權及免責聲明:
1.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南方企業新聞網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及時向南方企業新聞網書面反饋,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和理由,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審核后,會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2. 南方企業新聞網對于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其它途徑所獲得的有關本網站的任何內容、信息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正確性或可靠性。用戶自行承擔使用本網站的風險。
3. 如因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文章刊發后30日內進行。聯系電話:01083834755 郵箱:news@senn.com.cn